其他特指的血小板增多症Other specified Thrombocyt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34:48
编码3B63.Y

关键词

索引词Thrombocytosis、其他特指的血小板增多症
缩写ET、Thrombocythemia-Other-Specified
别名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自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其他特指的血小板增多症(ICD-11 3B63.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必须条件)

    • 持续性血小板增多
      •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450,000/μL(连续两次检测间隔≥2周)。
    • 排除性诊断
      • 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JAK2/CALR/MPL突变阴性)。
      • 排除常见继发性原因(如炎症、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
    • 特定病因确认
      • 明确存在罕见诱因(如THPO受体基因突变、特定药物暴露、遗传综合征或实体瘤)。
  2. 支持条件

    • 临床表现
      • 无症状(70%-90%)。
      • 出血倾向(皮肤瘀斑、鼻衄,10%-30%)。
      • 血栓事件(深静脉血栓、卒中,10%-30%)。
    • 实验室证据
      • 骨髓活检显示巨核细胞增生但无克隆性证据。
      • 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聚集试验异常)。
  3.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所有“金标准”条件。
    • 若病因不明确,需满足血小板增多持续>6个月且无其他可解释因素。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
    │ ├──基因检测(THPO、JAK2/CALR/MPL)
    │ ├──骨髓穿刺与活检
    │ └──凝血功能(PAgT、D-二聚体)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脾脏大小)
    │ └──CT/MRI(血栓评估)
    └──病因排查
    ├──药物/毒素筛查
    └──遗传综合征相关检查(如染色体分析)

  2. 判断逻辑

    • 血常规
      • 血小板≥450,000/μL启动诊断流程。
      • 需排除假性血小板增多(如EDTA依赖性聚集)。
    • 基因检测
      • JAK2/CALR/MPL阴性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THPO受体突变阳性支持遗传性病因。
    • 骨髓活检
      • 巨核细胞增生但无纤维化或异常克隆证据,提示反应性增生。
    • 腹部超声
      • 脾肿大提示潜在骨髓增殖性疾病或遗传综合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血小板计数 150,000-450,000/μL ≥450,000/μL需排查病因;>1,000,000/μL显著增加血栓风险。
JAK2 V617F 阴性 阳性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阴性支持其他特指类型。
THPO基因检测 无致病突变 突变阳性提示家族性血小板增多症。
PAgT(聚集试验) ADP诱导聚集率60-90% <50%提示血小板功能缺陷,可能解释出血倾向。
D-二聚体 <0.5 μg/mL FEU >0.5 μg/mL提示血栓形成风险,需结合影像学评估。
血清铁蛋白 男性30-400 ng/mL <30 ng/mL需排除缺铁性贫血(可能掩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基于排除法+特定病因确认,需结合基因、骨髓及病因学证据。
  • 检查重点:优先排除原发性和常见继发性因素,再深入排查罕见病因。
  • 风险预警:血小板>1,000,000/μL或合并血栓史者需紧急干预(如血小板单采)。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 《Blood》期刊关于遗传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疗共识
  •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