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招教你识别“量子鞋垫”骗局,守护健康生活!
2025-04-19 11:00:01阅读时长2分钟895字
近期,央视曝光了一起令人咋舌的虚假宣传事件,一些不良商家把普通鞋垫摇身一变成“量子鞋垫”,还吹嘘其有神奇功效,欺骗了不少消费者。这些商家宣称鞋垫里有14颗“量子芯片”,能渗透人体20厘米,平衡内脏功能,甚至治疗高血压等疾病。而这些“量子鞋垫”售价几十元到上百元,实际成本却只要几元。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出手,严惩涉事商家,下架大量违规产品。
“量子鞋垫”骗局,消费者成受害者
有消费者购买“量子鞋垫”后,使用一段时间不仅未见效果,反而因延误正规诊疗导致健康问题加重。部分商家还利用“排毒”噱头,宣称泡脚水变色即为毒素排出。实际上,这种现象可能是鞋垫材料遇水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与人体健康并无直接关联。此类虚假宣传不仅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更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专家揭秘:“量子鞋垫”纯属欺诈
中科院专家明确指出,当前量子技术主要应用于精密测量、通信加密和量子计算等尖端领域,相关设备需在严格实验室环境下运行且成本高昂,与日常生活用品存在本质区别。所谓“量子芯片渗透人体20厘米调节脏器功能”的说法完全违背物理学常识,而泡脚水颜色变化也无法作为健康改善依据,相关产品均属商业欺诈。
三招教你识别“量子鞋垫”骗局
- 价格过滤法:当产品售价远超原材料成本且宣称特殊功效时需提高警惕。普通鞋垫成本仅数元,标价数十倍属异常现象。
- 场景排除法:了解量子技术真实应用场景,目前该技术尚未进入日常消费品领域,相关宣传均属虚构。
- 证据核验法:要求商家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功效认证,宣称治疗疾病的产品必须具备医疗器械注册资质。
面对虚假宣传,消费者该怎么做
- 理性消费决策:优先选择通过药监局备案的医疗器械,购买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查商家资质。
- 及时医学干预:出现高血压等病症时应至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血压监测和药物治疗,不可依赖非医疗器械。
- 科学健康管理: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保持均衡营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警惕类似骗局,守护健康生活
消费者需知悉:我国现行《广告法》明文禁止保健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所有宣称疗效的鞋垫类产品均涉嫌违法。选购健康产品时应查验“蓝帽子”保健食品标识或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进行资质验证。日常预防慢性病应遵循专业医疗机构指导,合理控制钠盐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指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