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医生助其重见光明

2024-12-09 09:23:07      

彬彬(化名)是一个可爱的五岁小男孩,从外表来看与同龄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两只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左侧眼睛看到的是模糊一片,而右边眼睛则是正常的,经过医生仔细检查,诊断为单眼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当地医院条件有限,家人带着彬彬辗转多地就医咨询,都没有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此时,得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到镇里进行义诊筛查活动,家人赶紧带着彬彬来到活动现场,见到了正在贵州安顺医院挂职副院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的刘海平主任。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刘海平主任立即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程浩主任取得联系,并组织了线上会诊讨论,“孩子家长非常着急,怕耽误了孩子眼睛的治疗,这是关系孩子一生幸福的事。”刘海平主任非常体谅孩子家属的心情,把彬彬的相关检查报告发送给程浩主任,经过仔细评估讨论之后,程浩主任表示,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面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经验,曾经为一个仅三个月大的孩子成功做了手术,建议尽快到广州进行治疗。

程浩主任解释说,白内障是一种从出生到老年人都可能会到的眼睛疾病,许多先天性白内障会导致其他眼部异常或病变,如斜视、眼球震颤、先天性小眼球、视网膜和脉络膜病等,尤其是单眼白内障的儿童,最好在视神经发育完成前进行手术治疗,“6岁之前是比较好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越早,患儿获得良好视力的机会越大,如果已经造成了眼睛弱视、白瞳症等问题时,可能就无法挽救视力了。”

彬彬父母仿佛看到了黑暗当中的一束光,在刘海平主任、程浩主任等专家团队的协助下,彬彬一家人踏上寻找光明之路,顺利住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沿江院区。考虑到孩子年龄很小,程浩主任邀请麻醉手术科团队一同规划制定手术及麻醉方案,“普通白内障手术局麻下就可以完成,但是孩子太小,无法完全配合医生操作,需要在全麻情况下进行,这样麻醉风险就更高了。”程浩主任说,得益于麻醉手术科经验丰富,足以为这场手术保驾护航。

接下来就是非常关键的手术方案规划。“白内障如同晶体堆满了垃圾,从而使得视力模糊,视觉神经无法得到正常的刺激发育,因此,要先把浑浊的晶体摘掉,然后再装入一枚人工晶体。”程浩主任介绍,儿童眼轴还处于发育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在人工晶体度数的选择更要“量身定制”,需要精准的生物学测量和屈光状态的预留,“我们会根据大数据计算个体化的晶体度数,从长远看符合儿童眼球视力的发育。”

成年人的白内障手术通常会选择在透明角膜切口,放置晶体后自行闭合,但是彬彬年龄太小,眼球壁非常柔软,如果切口无法愈合容易发生漏水、感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程浩主任选择在巩膜上进行反眉弓隧道切口,从这里将人工晶体植入,不会造成屈光影响,而且也可以将切口进行人工缝合,避免发生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程浩主任在导航仪的辅助下,精准定位、精准操作,摘除已经浑浊的晶体后,通过反眉弓隧道切口将人工晶体放进去,由于彬彬的浑浊晶体发生在后极部,晶体还没有完全展开时发生后囊破裂,晶体从破口处“溜”了进去,幸好程浩主任反应迅速,将试图“溜走”的人工晶体重新“揪”了回来,“先天性白内障儿童的眼睛本身就存在发育不正常的情况,后囊非常脆弱,如果晶体穿过后囊掉到里面去,就得要做更复杂的手术了。”程浩主任表示,手术有惊无险,人工晶体在后囊处完全打开,“位置放得很稳,影响光线通透性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手术顺利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孩子的视力能够立马恢复,“儿童的光线神经功能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刺激,从而未完成发育,手术之后要进行规范的验光配镜、弱视及双眼融合功能训练等等。”程浩主任说,临床中不少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在初期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眼球的异样,但就是没有视力,看不清事物,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做一下先天性白内障的筛查,“3-6岁是儿童眼球发育的高峰期,错过了高峰期手术干预治疗,有可能造成视力无法恢复。”

术后第二天复查时,彬彬的左眼视力已经从术前视力表中最上面的第一个大字都看不清,到现在已经能看清楚第一行字, “孩子没有发生眼疼、眼压高等异常情况,瞳孔也非常圆,说明玻璃体处理得非常干净。”程浩主任告诉彬彬父母,“随着水肿和炎症的逐渐消退,孩子的视力还会进一步提升,后期做好康复训练,有希望恢复到正常水平。”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医护团队以及患儿和家长们的配合。目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团队成功开展先天性白内障治疗数十例,帮助很多患儿实现视力恢复,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为孩子未来择业扫除了障碍。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