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母“艾”拥有母爱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1)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3)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母婴阻断是指通过一系列医疗措施,防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感染的孕妇传给胎儿或婴儿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减少HIV的母婴传播至关重要,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HIV的风险。尽早服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干预、安全助产和产后喂养指导是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让母“艾”也可以生出健康宝宝
拥有健康“母爱”
01
尽早终身接受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干预
所有感染HIV的孕妇,无论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或疾病临床分期如何,都应尽早终身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孕妇在孕期确诊HIV感染后应立即启动ART,尽快实现病毒学抑制;怀孕期间,也需要持续进行ART,以保持病毒学抑制状态。通过抑制HIV病毒的复制,显著降低体内的病毒载量,从而减少病毒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的风险。研究发现,对于HIV呈阳性的孕妇,在早期以ART 对HIV母婴传播进行预防,效果显著优于孕晚期以单剂量药物实施阻断,并且还能降低后续抗病毒治疗期间孕妇发生耐药的概率。
1、艾滋病母婴阻断ART方案
根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4版)》,HIV感染的孕妇所采用的ART方案有首选方案和替代方案,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注:TDF:替诺福韦;TAF:丙酚替诺福韦;ABC:阿巴卡韦;3TC:拉米夫定;FTC:恩曲他滨;AZT:齐多夫定;EFV:依非韦伦;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RAL:拉替拉韦;NVP:奈韦拉平;RPV:利匹韦林;DTG:多替拉韦;BIC/FTC/TAF: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
2、ART方案调整
对于孕前已接受ART的HIV感染者,在怀孕后应考虑当前ART方案是否为孕期推荐方案,如有必要,可考虑进行方案转换。孕期如果需调整ART方案,建议转换为孕期推荐的用药方案,并在转换后密切监测病毒载量(每1~2个月检查一次)。不推荐使用含有考比司他的ART方案作为孕期方案,因为其可能导致孕中期和晚期血药浓度不足,从而增加病毒学失败的风险。
02
安全助产
对于已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应及时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与评估,并做出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的决定。对于选择继续妊娠的孕妇,应按照医生专业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HIV从母体传给胎儿的风险。孕期保健管理对于艾滋病母婴阻断也很重要。由于住院分娩对保护母婴安全和实施预防HIV母婴传播措施有重要作用,HIV感染孕妇应及早确定分娩医院,尽早到医院待产,由医疗机构为其提供安全的助产服务。
当病毒载量>1000拷贝/mL 或病毒载量未知时,建议在妊娠38周计划剖宫产,以尽量减少围产期 HIV 传播。对于孕早、中期已开始ART、规律服用药物、没有AIDS临床症状,或孕晚期病毒载量<1000 拷贝/mL,或已临产的孕产妇,不建议施行剖宫产,避免紧急剖宫产。患者如存在其他剖宫产指征,则应遵循相应的指征实施剖宫产。
03
产后喂养指导
即使孕期及产后持续的ART及病毒学抑制,也无法确保母乳喂养绝对安全,婴儿感染HIV的风险仍约为1%。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倡科学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对于因不具备人工喂养条件而选择母乳喂养的感染产妇及其家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确的纯母乳喂养,且在整个哺乳期间必须坚持ART,喂养时间不超过6个月。
04
婴儿出生后ART预防与随访
1、婴儿ART预防
HIV 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尽早(6h内)预防性服用抗病毒药物, 并根据暴露风险来确定服药方案。ART有助于清除婴儿体内的残余病毒,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普通暴露风险儿童:对于母亲已接受ART,依从性较好, 且达到长期病毒学抑制者,可给予4周AZT或NVP进行预防,如选择母乳喂养, 应首选NVP。
高暴露风险儿童:对于孕期 ART 没有达到长期病毒学抑制、治疗不满12周或产时发现 HIV 感染的孕产妇所生婴儿,应使用三联药物AZT+3TC+NVP或LPV/r 至出生后6周;出生后2周内使用AZT+3TC+NVP, 出生2周后至6 周使用AZT+3TC+LPV/r。有条件的情况下,出生至6周可以使用AZT+3TC+RAL。
为了预防肺孢子菌肺炎(PCP),所有HIV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完成4至6周的HIV预防治疗后,应进行PCP预防,除非已排除HIV感染。
2、儿童随访
HIV核酸检测:出生后48h内、6周及3个月。
HIV抗体检测:出生后12个月和18个月。
核酸检测阴性而18个月时抗体阳性的HIV暴露儿童需在出生后24个月再进行1次HIV抗体检测。
为了监测服用预防感染药物的安全性,出生后需进行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作为基线评估的依据,之后监测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基线时肝功能和血常规的数值、孕龄、新生儿的临床状况、AZT或NVP的剂量,以及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
05
药物不良反应
虽然抗反转录病毒药物在艾滋病母婴阻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也可能带来一些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反馈和咨询。
此外,孕妇在使用其他药物或补充剂时,应告知医生或药师,以避免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
HIV感染女性生育需求逐渐升高,如何既能够保障HIV感染妇女的生育权益,又能够避免母婴传播导致儿童感染HIV,是我们应当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药物治疗、定期的医学监测、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成功率,为HIV感染的孕妇和她们的新生儿带来希望。我国现阶段对HIV感染孕产妇及其暴露儿童提供了一系列免费的惠民政策,对其采取综合、有效的母婴阻断干预措施,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物资保障。
阻“艾”不阻“爱”。艾滋病母婴阻断的成功实施需要医务人员、患者和家人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让大家一起来关爱母“艾”,共享健康。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