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反复腹痛、黄疸、呕吐是何因?竟然是因为它!!!

2024-05-20 15:22:47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团队联合心脏外科团队,顺利完成一例腹胰十二指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吻合术。来自湛江的患者陈叔因“反复腹痛、黄疸、呕吐半年余”在当地医院诊治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折腾大半年之久没有找到病因,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找到病征并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半月余就顺利康复出院。回忆这一路的艰辛和无助,陈叔脸上终于绽放出帅气的笑容,频繁为广医附一院胃肠外科团队点赞。

陈叔回忆2023年8月份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尤其饮酒后出现呕吐以及眼睛、皮肤发黄,在当地门诊“吊针”后腹痛和眼睛、皮肤黄减退不明显,遂道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就这样来来去去地跑医院,反复诊查,但是仍然未发现特别问题。直至过年期间,在一次饮酒后,突发剧烈上腹痛、眼睛和皮肤发黄,且皮肤异常瘙痒,难以入睡,小便偏黄,大便呈陶土样,经家人及朋友劝说,又一次遂到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抽血及行CT提示胆红素升高和胰头占位,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可能,医生建议到上一级医院就诊。陈叔无奈又跑到当地地级市医院就诊,行上腹部MRI提示胰腺肿瘤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能,梗阻性黄疸。因为肿瘤较大,当地医院综合考虑暂时不能手术,只能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退黄,告知不一定有手术机会。

胰腺肿瘤?腹膜后转移?没有手术机会?听到这一消息,陈叔及家属直接懵了,感到空前绝望。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陈叔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进一步诊治。

陈叔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肝功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4.6U/L↑,总胆红素 409.4umol/L↑,直接胆红素296.0umol/L↑。上腹部MRI提示:壶腹部周围癌并十二指肠后方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经药物护肝及退黄治疗后,复查肝功提示: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65.5U/L↑,总胆红素 308.2umol/L↑,直接胆红素148.6umol/L↑。

陈叔还有手术根治的机会吗?为了给陈叔提供更加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胃肠外科为陈叔安排了消化肿瘤MDT(多学科团队)讨论。

多学科团队经过讨论,考虑肿瘤来源于胰头钩突部,肿瘤大小约5cmx3.5cm,并且累及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处右侧壁,周围见多个肿大淋巴结,胆总管、肝内外胆管、胰管明显扩张,肝肺未见转移灶;冠脉轻-中度狭窄。胃肠外科团队认为虽然胰腺钩突部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处右侧壁,十二指肠后方存在肿大淋巴结,但仍然达到根治手术可能。建议行腹腔镜探查、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必要时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吻合术。

跟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表示非常理解和支持,表示既然选择我们,就相信我们!

陈劲松主任医师坚定地说:“患者大老远从外地跑过来找我们治疗,不能辜负患者对我们的信任。患者对我们的信任,也就是对我们医术最大的肯定,对于每个病患和手术,我们都全力以赴。”

手术由陈劲松主任医师和温广明副主任医师如期进行。手术探查过程中,胰腺钩突部肿瘤不仅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右侧壁,还累及结肠中动静脉根部及部分结肠系膜,台上请兄弟科室心脏外科马伦超主治医师台上协助切除受累及的部分肠系膜上静脉、人工血管吻合。最终施行了:腹腔镜探查术+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右半结肠切除+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人工血管吻合术。

虽然手术比术前评估的还要艰难、联合脏器切除范围更广,但在陈劲松主任医师及其团队的默契配合下,经过7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利完成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

由于手术创面大,术中联合脏器切除,术后陈叔转入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很快就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下,陈叔术后顺利康复出院,并为胃肠外科团队点赞。

陈劲松主任医师介绍:胰腺恶性肿瘤,尤其是胰头肿瘤,很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如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基于技术或者肿瘤方面的因素,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多倾向于姑息性治疗。而现在的观点则是只要术中能通过血管重建维持静脉通畅,即便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亦不是肿瘤切除的禁忌症。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胰腺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重建的存活率与未累及血管的患者相似。基于这一证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将侵袭至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的胰腺癌归类为可部分切除性肿瘤。因此,患者遇到此类情况,不要轻言放弃。有信心,就有希望,希望在路上,在身边。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