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期植入颅内支架,中风男子偏瘫症状改善了
年近60岁的罗叔(化名)8年前开始出现高血压,但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去年7月,他遭遇了一场小中风,当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4天。过后,他落下了偏瘫,走路一瘸一拐,生活勉强能自理,但不能像往常参加工作和劳动,这让他很沮丧。
有没有办法通过手术解决问题?当地医生告诉他,要想改善症状,必须在颅内放支架打通血管,但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当地医院没法做。
今年3月,罗叔又出现小中风迹象,偏瘫症状有所加重,他不愿放弃,于是来广医一院神经内科求医。
“中风急性期最好是在4.5个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错过这个时间窗口,想通过急诊手术做动脉血管内治疗也不能超过24小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教授田作军为罗叔做了全面检查,发现他颅内有陈旧病灶和新发梗死迹象,左侧大脑中动脉已经闭塞了,右侧大脑中动脉又重度狭窄。想解决偏瘫的问题,必须打通闭塞和重度狭窄的脑血管。
虽然生活基本能自理,但罗叔想改善生活质量的意愿十分强烈。田作军团队为他详细评估后,在他再发梗死后的第9天帮他做了右侧大脑支架植入+ 右侧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术,一周后又施行了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术。术后,罗叔症状明显好转,顺利出院。
罗叔以为术后就能“一劳永逸”,出院后他不但没规律服药,还继续抽烟。三个月后他右侧肢体乏力再次加重,复查发现颅内左侧大脑中支架内再狭窄导致缺血症状,有再次手术特征,田作军在支架内再狭窄的部位为他做了球囊扩张术。术后,他右侧肢体肌力好转,第三天便顺利出院了。
“像罗叔这类中风患者,以前错过了急性期基本没办法再介入治疗。”田作军坦言,目前颅内支架择期植入仍不是常规手术。不过,近两年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肯定,但适应证和择期手术时机有讲究,而且还要权衡患者的年龄、病情与血管条件是否合适。
在去年颁布的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有适应证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在急性缺血性卒中2周后做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急诊取栓后进行补救性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可获得良好预后。
据田作军介绍,有研究显示我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46.6%;对于狭窄≥70%的患者,卒中复发率高达23%,而且一年内卒中复发率伴随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
所以,探索颅内支架择期植入术,对有适应证的卒中后患者在错过急性期介入干预后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但这类手术的要求比较高,手术前中后任何一个细节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影响患者康复。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手术顺利结束不等于成功。只有患者临床康复,才是手术成功的标志。”田作军补充道。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