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后,乙肝两对半最常见的三种结果解读
在没有乙型肝炎疫苗之前,所有人对乙型肝炎病毒(HBV)都是易感的。
因此,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
而感染HBV之后的结局主要有以下三种。
1、这种情况多见于成年人感染HBV,显示的是感染后病毒被清除并康复,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个结果的意义就是可以抵抗乙肝再次感染,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2、感染HBV后病毒被全部或部分清除,但未产生能保护人体抵御HBV感染的表面抗体。这个时候需要检查HBV-DNA(乙型肝炎病毒定量),而且最好能使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以确定血液中是否还存在微量HBV。此外,也需要定期跟踪检查,看是否会出现前面所说产生表面抗体的的情况。这种状况的人在需要做其他疾病(例如抗结核、肿瘤化疗或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的治疗时,尤其需要注意。
3、这种结果(包括大三阳、小三阳)多见于母婴传播。显示的是HBV感染后,身体无法清除病毒,成为HBV慢性感染,并可能带来肝脏慢性炎症及损伤。这个时候必须检查包括HBV-DNA定量、肝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AFP)、上腹部彩超等,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治疗。乙肝的感染大多是很隐匿的过程。
虽然在乙肝疫苗广泛接种之后,HBV感染率已经在各个年龄段大大下降,特别是1~4岁幼儿的HBsAg携带率已经低至0.32%。但乙肝并未完全消除,15~29岁的HBsAg携带率还有4.38%。
自2010年2月人保部宣布“取消对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因职业特殊确需在就业体检时检查'乙肝五项'的,应由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和书面申请,经卫生部核准后方可进行”后,部分HBV感染者未能通过体检途径早期发现,直至出现乙肝相关症状或者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才得以发现,耽误了乙肝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困扰人类健康的现实问题,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仍是阻止疾病最好的方式。不管哪一个年龄段,都应该在健康体检的时候做一次乙肝两对半筛查,并根据检查的结果在医生指导下做相应的处理。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