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正当时

2023-08-20 16:02:34      

春季养肝的重要性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性,因而春气通肝。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因此,春季养生以顺应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春天肝功能波动会比较大,健康人会肝火比较大,慢性肝病患者,情绪波动和症状加重,所以从疾病来说,肝病的患者在春季更应该注意调养。

《黄帝内经》有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春天常常有人腿常抽筋、腹泻、犯春困,都属"肝旺脾虚"之症,很多人易犯咳喘症,咳嗽不止,是属于"木火行金"肝气犯肺的缘故,口苦、肩膀痛、偏头痛、乳房和两肋痛,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这些都是肝气排泄不利的表现。

春养肝的具体方法

1、调情志

中医讲"肝主情志",肝异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反之,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到肝。

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养肝血的一个好方法。

当情绪不舒畅时,肝气郁结时,可以尝试"嘘肝法":面对常青绿色树木,口发"嘘"的声音,缓缓地、深深地吐出气息,一直到心情好转为止,五色中青色跟肝是对应的,青色属肝,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一族,可以在自己的电脑旁边摆一盆常青植物盆景,如芦荟等,可以养眼舒肝。

因此,春季养生又为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之目的。

2、养肝血

现代人由于经常熬夜,或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睡眠质量不好,常常会有肝血亏虚的现象。

如缺钙、眩晕、便秘、容易抽筋、月经量少或色淡、眼睛干涩等。

首先,要早睡觉,最晚是23时,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肝胆在23时至3时最兴盛。

中医有句话"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来完成解毒的任务。

如果23时至3时人们还在忙于工作和学习,就会使其他脏腑也处于相对兴奋状态,不能够使各个脏腑的血液及时地进入肝解毒。

所以,第二天的血液就是没有完全解毒的血液。

其次,适当地休息。

"累"是身体对你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时间休息。

平时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钟稍微休息一下,活动活动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饭也小小休息一下;随时调节,抓空当休息,让肝能发挥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劳的感觉。

3、节饮食

这里说的节饮食不是要少吃或者不吃,而是要戒酒烟及一切对肝有损害的食物和药物,如腌、熏的食物,加了防腐剂的罐装食品,被黄曲霉素污染了的食品等。

规律进食,尤其是进食早餐有利于胆固醇随着浓缩一夜的胆汁排出,少吃酸冷辛腻多喝水,多吃时令果蔬,清淡、青色的饮食、天然原味的绿色青菜有利于肝脏,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经。

《黄帝内经》里也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所以在饮食中要求人们多吃新鲜的青绿色蔬菜,而刺激、辛辣、大鱼大肉、油炸的食物会增加肝的负担。

养肝血的食品首选的食物为谷类,其次为桂圆、栗子、红枣、核桃;蔬菜有绿豆芽、黄豆芽、菠菜、芹菜、莴笋、香椿、香菜、春笋等。

4、中医理疗

按压印堂穴(左右眉头的中间)、太冲穴(第一二足趾之间的连接处)能起到很好改善情绪、梳理肝气的作用,每天泡泡脚,养肝祛疲劳。

民间有一种说法“热水洗脚、胜吃补药”,足厥阴肝经起于足部,泡脚对肝经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令手掌和耳廓也有肝脏的反射区,泡脚的时候捏一捏、揉一揉,都可以起到调理肝脏的作用。

泡脚的最佳时间为夜间19-21点,此时可滋养肝肾。

饭后闭目养神,给肝脏解压,具体做法:轻闭双眼,用两大拇指在眼内角向外揉24次,或用两手四指并拢,手指面在两目上向外轻轻转摩24次,再向内转摩24次。

养肝药膳

当归枸杞猪肝汤:材料:猪肝200g,瘦猪肉100g,当归、党参各15g,枸杞10g,红枣5枚,生姜3片,盐适量;将全部食材(除枸杞和盐)放入汤煲内,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2小时,后加入枸杞盐煮5分钟即可。

芝麻枸杞伴菠菜:具有养护体内阳气,养肝护肝的功效。

枸杞:养肝明目

阿胶:补血养肝效果佳

菊花:清肝明目的“大将”

《本草纲目》中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养肝饮茶也有讲究,《本草纲目》记载茶叶有“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的作用。

玫瑰花茶具有疏肝理气解经痛,有“解郁圣药”之称。

决明子枸杞菊花茶降压明目又益肝,但饭后喝茶易得脂肪肝。

晚上睡前不宜喝茶,燥热体质应喝凉性茶如绿茶;虚寒体质易温性茶如红茶。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