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慢病控制不佳可危及性命 所有患者都应到这门诊就诊
慢阻肺和哮喘等常见的呼吸慢病虽然无法达到根治,但是良好的疾病管理,可以达到减缓和控制疾病进展,大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没有对因治疗支扩病情难控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内、儿科)科护士长吴晓冰分享一位通过互联网线上问诊的患者案例,患者是一位17岁高三男生,已有多年支气管扩张的病史,近年反复感染、急性加重多次住院,已经连续服用3年的抗生素。吴晓冰护长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病情控制得并不理想,本身合并有鼻窦炎,睡觉时会流白浓痰和流浓鼻涕,日常学业紧张,缺乏锻炼,营养状况较为一般,体型消瘦。
支气管扩张如很多慢性呼吸疾病一样,病因是错综复杂的,而这位患者正是由于反复的炎症、肺部感染引致痰液堵塞,导致气道结构破坏、气道重塑,而鼻窦炎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所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稳定期需要进行分级管理,但是患者和家长都没有针对潜在的病因进行处理,同时没有进行气道廓清治疗,使得支气管扩张的病情更难受控。吴晓冰护长表示,患者和家长应完善支气管扩张第一级的管理工作:1、治疗潜在的病因;2、气道廓清治疗;3、必要时肺康复治疗;4、酌情接种流感疫苗;5、急性加重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过度、依赖使用抗生素;6、做好自我管理,如加强营养摄入、运动锻炼等。
年龄不大肺功能却很差 没有治标的慢阻肺很麻烦
慢阻肺同样是呼吸慢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吴晓冰分享了门诊其中一个病例,男性患者当时44岁,39岁时已确诊为慢阻肺病,每年因为肺部感染入院2-3次,2020年再次入院,患者肺功能显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合并支气管扩张和间质性肺炎,年龄不大,肺功能却非常的差。很重要的原因是患者没有做好慢阻肺的日常管理,没有规范进行治疗,平时不用药,急性加重时才用药,可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追根溯源,这位患者多年前患有鼻咽癌,放射治疗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而误吸又导致肺部感染,加上吸烟的习惯,多种慢性呼吸疾病同时缠身,便是“顺理成章”。
吴晓冰护长表示,慢阻肺急性加重危害相当大,会让肺功能减退加速、死亡率上升,同时带来更大的经济负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这位慢阻肺患者同样需要戒烟、使用增稠剂,或者留置胃管进食减少误吸,大部分的患者只要找到20%的病因,就能解决80%大部分的问题。患者的治疗和综合管理的结局是呼吸困难及咳嗽症状、活动耐力、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随后一年多的随诊过程中,患者也没有因为急性加重而住院。
因此,所有的呼吸慢病患者都需要到肺康复护理门诊,稳定期患者要预防急性加重,急性加重住院患者要预防再次急性加重,急性加重出院后通过随诊提高生活质量,而急性加重期是肺康复介入的最好时机。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