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喂?
你说什么?
能再重复一遍?
我听不见……
2023年3月3日
第二十四次全国爱耳日
主题为“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突发性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突聋是指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这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率2%),可能伴有耳鸣(约90%)、耳闷胀感(约50%),眩晕或头晕(约30%),恶心、呕吐等症状,我们称之为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突聋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情绪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
一、临床表现
突聋患者往往以主诉听力下降伴或不伴耳鸣入院就诊,门诊需要完善的检查主要有:
● 耳科检查、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言语测听即耳声发射等;
● 影像学检查主要为内听道或颅脑MRI;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全项(血糖、血脂等)、凝血功能等;若考虑病毒感染可能,可以完善相关病原学检查;若有眩晕等不适,择应行前庭及平衡功能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主要病因
1.病毒感染
许多病毒都可能与本病有关,如腮腺炎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突聋也有报道。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内耳血管纹、螺旋器等结构,引起脂代谢紊乱,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形成微小血栓,造成细胞萎缩,从而导致听力障碍。
2.内耳供血障碍
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认为,突发性耳聋可因血栓或栓塞形成、出血、血管痉挛等引起。在耳蜗的微环境中,血管纹是调节代谢的重要场所。而血管纹中的血管内皮细胞极其敏感,耐受能力差,极细微的缺血、缺氧因素,即可出现细胞代谢异常、血管通透性的改变,影响细胞功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三、分型
根据听力学检查结果,可将突聋分为: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型和全聋型
听力曲线类型之间存在差异,推测其原因可能为不同的发病机制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亦存在一定差异;
低频型:受损部位多集中于耳蜗顶,原因为迷路积水;
高频型:主要为蜗底病变,出现这种情况多为患者离子通道不正常或毛细胞受损所致;
全聋型和平坦型突聋:组织缺氧、耳蜗供血障碍或内耳血管功能发生紊乱。
四、治疗:
突发性聋作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错失良机。超过一个月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若不及时就诊,可使人终生失聪,应当引起重视。
1.糖皮质激素:首选全身用药(口服或静脉滴注),局部用药(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可作为补救措施;
2.血液流变学治疗: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东菱迪芙(巴曲酶)等;
3.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甲钴胺、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等;
4.高压氧治疗;
5.治疗中如果听力完全恢复可以考虑停药,对于效果不佳者可视情况延长治疗时间。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在应用激素治疗时应密切监测和控制血压及血糖的水平。同时,消除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若重视不够,可能会影响疗效。
五、预防:日常生活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和减少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平时应避免各种噪音对听神经的刺激,如环境无法改变时,可佩戴耳塞、降低噪音;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冒,预防病毒感染。
3.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必须要使用耳机时, 也要保持在中低音量的状态,持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
4.勿过度劳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愉悦。
5.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
6.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
7.对于已经患突发性聋并且治疗后患耳仍然不具有实用听力水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议外,还建议特别应该保护健侧耳:①避免接触噪声;②避免耳毒性药物;③避免耳外伤和耳部的感染。
一旦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闷等症状时应及早就医,以免错失良机,就诊科室为耳鼻喉科。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