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3D打印技术助力气管恶性肿瘤切除

2016-08-31 16:43:45      家庭医生在线

近日,患有气管腺样囊性癌的梁小姐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外科,依靠3D打印技术,切除了气管内恶性肿瘤,目前恢复良好,于近期康复出院。据了解,该项技术应用于气管肿瘤外科属于国内外首创。


(3D打印技术重建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标志)

案例解析:胸闷伴刺激性咳嗽原来因肿瘤

患者梁小姐近半年来自觉胸闷伴刺激性咳嗽,症状持续加重,甚至无法平卧,一开始自己口服感冒药无效,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气管内肿瘤,因当地治疗水平有限,患者来到广州就医,经检查确诊为气管腺样囊性癌,同时合并前纵隔肿瘤,畸胎瘤可能性大。后来到南方医院就诊,该院胸外科主任蔡开灿接诊后,综合分析患者病情,邀请麻醉科主任刘克玄、呼吸科主任蔡绍曦及副主任刘来昱会诊讨论,初步制定手术方案,但考虑到术中直视下气管内生型肿瘤定位难度较大,且气管可切除长度有限,为了实现精准根治性切除,决定使用3D打印技术重建肿瘤及其周围重要解剖标志,以帮助制定更加精准的手术方案。

手术再现:3D打印技术气管恶性肿瘤切除

8月12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因肿瘤几乎占据了整个气管,经麻醉科主任刘克玄与呼吸科副主任刘来昱研究讨论,决定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从而尽可能插入足够粗的气管导管以保证通气。插管过程非常顺利,胸外科主任蔡开灿采用正中开胸,先切除了患者前纵隔肿瘤,后充分游离气管前方大血管,通过与3D打印重建标本进行比对及术中探查,准确切除了肿瘤所在气管节段并进行端端吻合,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恢复:设计专用体位约束套装助患者身心健康

术后为避免头部后仰、牵拉导致吻合口张力增加,须保持压颌曲颈位,而目前临床常规做法是将下颌皮肤和前胸皮肤缝合固定。但考虑到美观及人文关怀,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吴华和护士长李梅为该患者设计了专用的体位约束套装。患者穿上该套装后,就能在保持压颌曲颈位的同时避免缝线固定的痛苦,有助于快速康复及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恢复良好,于近期康复出院。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刘克玄
擅长疾病:
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的急救复苏,擅长器官移植、肝胆、胃肠手术、心脏及大血管手术麻醉,熟练掌握TEE、T... [详细]
刘来昱
擅长疾病:
呼吸系统的各种诊疗技术,专长于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专长介入肺脏病学技术,擅长气管镜下高频电刀、A... [详细]

(责任编辑:张晓萌 通讯员 李晓姗)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