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恶性肿瘤中的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生物学功能与临床应用

Exosomal long non-coding RNAs in human malignancies: biological function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 Request PDF

叙利亚英文医学/肿瘤学
新闻源:ResearchGate
2025-07-05 22:34:56阅读时长3分钟1486字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癌症生物学功能临床应用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肿瘤免疫转移药物抗性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30至150纳米之间的细胞外囊泡,由脂质双层膜包裹并由多种细胞类型释放。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取决于其所携带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脂质、蛋白质以及非编码RNA(ncRNAs),例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泌体lncRNAs在癌症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它们在各种癌症类型中普遍存在调控异常,既可作为致癌基因也可作为抑癌基因。然而,其在癌症进展中的确切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鉴于此,阐明其影响可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靶向癌症治疗。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关于外泌体lncRNAs在癌症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我们分析了它们如何影响关键的致癌过程,包括在各种癌症类型中对细胞增殖、血管生成、肿瘤免疫、转移和药物抗性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回顾了外泌体lncRNAs作为人类癌症治疗靶点的潜在临床应用,以及作为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我们还讨论了外泌体lncRNAs与其他非编码RNA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通过指出最近的进展和持续存在的挑战,我们突显了外泌体lncRNAs在改善癌症管理方面的巨大转化潜力。

图1 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内容物。A 细胞膜的内向凹陷启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随后形成早期核内体,进一步发展为多泡体(MVBs)。MVBs随后与质膜融合,将外泌体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B 这些小颗粒(通常直径为30-150纳米)运输各种反映供体细胞生理状况的货物。外泌体包含多种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如四跨膜蛋白CD9、CD63和CD81;热休克蛋白;粘附分子)、脂质和核酸(如lncRNA、miRNA、circRNA、mRNA、DNA)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C 当外泌体由供体细胞分泌时,它们将细胞成分转移到受体细胞,使它们能够执行与其母细胞类似的功能。

图2 lncRNAs的生物发生、分类和机制。A RNA聚合酶II转录大多数lncRNAs。基因间lncRNA从位于两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之间的序列转录而来,而内含子lncRNA则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内含子序列转录而来。正义lncRNA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正义链转录而来,与一个或多个外显子重叠,而反义lncRNA则从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反义链转录而来。双向lncRNA由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双向启动子生成。B lncRNAs充当蛋白质支架,使它们能够形成调节蛋白复合物。C lncRNAs充当增强子,招募蛋白复合物,从而刺激染色体环化。这随后导致目标基因的转录。D lncRNAs可以充当引导物,促进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E lncRNAs还充当诱饵,结合转录因子蛋白并阻止它们与其目标结合。F lncRNAs可以充当竞争性内源RNA(ceRNAs),作为miRNA海绵发挥作用。G 一些lncRNAs具有开放阅读框(ORFs),可编码功能性短肽。

图3 外泌体lncRNAs与其他非编码RNA之间的相互作用。A 在癌细胞中,lncRNA H19吸附miR-141以增加β-catenin水平,这激活了Wnt/β-catenin通路并增加了细胞的干性和对化疗的抵抗力。B lncRNA NEAT1靶向miR-125a以上调STAT3表达,导致STAT3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M2样巨噬细胞的极化。C 外泌体lncRNA AC159540.1/circ_0001739充当miR-218-5p的海绵以上调FTO(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水平升高增加了MYC mRNA上的m6A(N6-甲基腺苷)去甲基化,增强了MYC mRNA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了癌症转移。

图4 外泌体lncRNAs在癌症中的生物学功能。外泌体lncRNAs充当细胞间的信使,调节不同的癌症特征。它们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转移、血管生成和药物抗性,在癌症进展中发挥致癌或抑癌作用。此外,外泌体lncRNAs可以影响肿瘤环境中的免疫系统,使癌细胞避免免疫检测。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