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睡眠不重要?新研究表明早睡的青少年表现优于同龄人
Think sleep doesn’t matter? New study shows early-bed teens outperform their peers
迪拜: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时期的就寝时间是不可协商的——父母严格执行严格的熄灯规则,并传递一个核心信息:如果想在学校表现得好,就需要充足的睡眠。事实证明,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对的。
4月16日发表在科学期刊《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的一项新研究强化了睡眠对青少年认知表现至关重要的观点。该研究由上海复旦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监测了超过3000名青少年的睡眠习惯,发现那些较早上床睡觉、睡眠时间更长且睡眠中心率较低的青少年,在阅读、词汇和解决问题等认知任务中的表现始终优于同龄人。
剑桥大学精神病学系的芭芭拉·萨哈基安教授(Professor Barbara Sahakian)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她表示:“定期获得良好的夜间睡眠有助于我们正常运作。虽然我们对成年期及以后的睡眠了解很多,但对青春期的睡眠却知之甚少,尽管这是我们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这项研究利用了“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BCD)研究”的数据,这是美国最大的关于大脑发育和儿童健康的长期研究。以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通常依赖于自我报告的睡眠模式,这可能并不可靠。
为克服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使用可穿戴健身追踪器(FitBits)从3200多名11至12岁的参与者那里收集客观的睡眠数据。这些青少年还接受了脑部扫描和认知评估。为了验证他们的发现,研究人员交叉检查了另外两组13至14岁青少年的结果,总计约1190名参与者。
研究团队确定了三种不同的睡眠模式群体:
- 第一组(39%的参与者)平均睡眠7小时10分钟。他们往往最晚睡觉,最早起床。
- 第二组(24%)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21分钟,睡眠时间适中。
- 第三组(37%)平均睡眠时间最长,为7小时25分钟,并且最早上床睡觉。他们的睡眠心率也最低。
虽然三组在学校学术表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认知测试结果则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第三组,即最早睡觉、休息最多且心率最低的群体,在记忆、词汇、阅读和专注力相关的任务中表现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
萨哈基安教授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形容这些发现“令人惊讶”,并指出即使是相对较小的睡眠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复旦大学的马青博士(Dr Qing Ma),另一位主要作者,补充道:“尽管我们的研究无法最终证明更好的睡眠会导致大脑功能改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存在这种联系。例如,睡眠对记忆巩固有充分记录的好处,而记忆巩固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还检查了参与者睡眠期间的心率,这是睡眠质量的另一个强有力指标。如第三组所示,较低的心率通常与更好的睡眠和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相反,较高的心率可能意味着睡眠不安、频繁醒来或睡眠质量差。
随着睡眠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确认,研究团队希望调查导致青少年睡眠模式紊乱的因素。“是因为屏幕时间,比如玩电子游戏或使用智能手机吗?”复旦大学的资深作者程伟博士(Dr Wei Cheng)问道,“还是他们的生物钟天生就倾向于晚睡?”
(全文结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