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气证 (TM1)Unspecified Qi patterns (TM1)
编码SE9Z
关键词
索引词Qi patterns (TM1)、未特指的气证 (TM1)
缩写WTQZ
别名未明确的气证、未具体说明的气证、不明原因的气证、非特异性气证
未特指的气证 (TM1)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四诊合参辨证:通过望(舌象、面色)、闻(语音、气息)、问(症状变化)、切(脉象)综合分析,确认存在气的功能障碍(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异常),且无法归类为气虚(MA20.0)、气滞(MA20.1)、气逆(MA20.2)等具体证型。
- 动态观察排除法:持续监测症状演变(≥2周),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特指气证。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主症必备(≥2项):
- 神疲乏力(活动后加重)
- 少气懒言(语音低弱)
- 自汗(非劳作性汗出)
- 舌脉特征(必须同时满足):
- 舌淡苔白(舌体胖嫩)
- 脉弱或细(按之无力)
- 主症必备(≥2项):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次症支持(≥1项):
- 面色淡白/萎黄
- 手足欠温(四肢末端温度≤32℃)
- 胸胁胀闷(走窜性,非固定位置)
- 情绪抑郁(PHQ-9评分≥5分)
- 功能紊乱表现:
- 胃肠蠕动减弱(超声检测胃排空时间≥4小时)
- 心肺储备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400米)
- 次症支持(≥1项):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中医四诊] A --> C[现代功能评估] B --> B1[望诊-面色/舌象] B --> B2[闻诊-语音/气息] B --> B3[问诊-症状波动] B --> B4[切诊-脉象/肌肤触诊] C --> C1[循环功能] C --> C2[呼吸功能] C --> C3[消化功能] C --> C4[神经调节] C1 --> C11[血压监测(收缩压≤90mmHg)] C1 --> C12[心率变异性分析(SDNN≤50ms)] C2 --> C21[肺活量检测(<80%预计值)] C2 --> C22[血氧饱和度(活动后SpO₂↓≥3%)] C3 --> C31[胃电图(餐后振幅<150μV)] C3 --> C32[肠鸣音计数(<2次/分钟)] C4 --> C41[自主神经功能(卧立位血压差≥20mmHg)]
判断逻辑:
- 四诊优先原则:
- 舌淡+脉弱为气功能障碍核心指征,权重占诊断价值的60%。
- 症状波动性(如疲劳与亢奋交替)提示气机升降失常。
- 现代检查辅助定位:
- 胃蠕动减弱 → 脾胃气机失调
- 心率变异性降低 → 心气推动不足
- 活动后血氧下降 → 宗气(心肺功能)亏虚
- 排除性诊断:
- 持续收缩压>100mmHg → 排除气不摄血
- 固定部位刺痛 → 排除气滞血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男<130g/L,女<115g/L):
- 意义:气不生血,需结合铁代谢排除贫血
- 处理: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调理
- 血红蛋白↓(男<130g/L,女<115g/L):
-
甲状腺功能:
- FT₃/FT₄临界低值(FT₃ 3.1-3.5 pmol/L):
- 意义:气化不足影响代谢,但未达甲减标准
- 处理:监测TSH,优先中医调气
- FT₃/FT₄临界低值(FT₃ 3.1-3.5 pmol/L):
-
皮质醇节律:
- 晨峰不足(8AM<138 nmol/L):
- 意义:阳气升发功能障碍
- 处理:补中益气汤+卯时服药
- 晨峰不足(8AM<138 nmol/L):
-
胃肠激素:
- 胃动素↓(<300 pg/mL):
- 意义:脾胃气机升降失司
- 处理:香砂六君丸调节动力
- 胃动素↓(<300 pg/mL):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S[疑似病例] --> T1{主症≥2项?} T1 --是--> T2{舌淡+脉弱?} T1 --否--> E[排除TM1] T2 --是--> T3{动态观察2周} T2 --否--> E T3 --> T4{排除器质疾病?} T4 --是--> D[确诊未特指气证] T4 --否--> E
核心要点:
- 确诊需满足:主症组合 + 特征性舌脉 + 动态排除
- 现代检查用于:①排除器质病变 ②量化功能损伤程度
- 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如轻度贫血未必属气证)
参考文献:
- 《中医诊断学》(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CD-11传统医学章节应用指南》,WHO
- 《气血津液病证诊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
- J Ethnopharmacol. 2023: 气证现代研究的系统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