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脱证(TM1)Qi collapse pattern (TM1)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5:37
编码SE94

关键词

索引词Qi collapse pattern (TM1)、气脱证(TM1)、元气虚脱证(TM1)
同义词Primordial qi collapse pattern (TM1)
缩写气脱
别名气绝、气散

气脱证(TM1)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气脱证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属于气血津液病证范畴下的气证。它描述了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元气(即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急剧外泄,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危重症状。气脱证往往标志着疾病进展到了非常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阶段。


病因学特征

气脱证的发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急性失血或大量出血:如创伤、手术、内脏器官破裂等导致的大量失血,迅速耗损体内的精气,引发气脱。
  2. 过度劳累或长期疾病消耗:长时间的身体或精神疲劳,以及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均可造成元气衰竭,进而发展为气脱。
  3. 大汗淋漓:在某些情况下,如高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大汗,也会导致体内液体和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引起气随液脱的现象。
  4. 腹泻或呕吐不止:频繁而剧烈的腹泻或呕吐同样会导致体液大量流失,进而影响到气的状态。
  5. 情绪波动:极度悲伤、恐惧或其他强烈的情绪反应有时也能促使气机紊乱,最终演变成气脱状态。

病理机制

气脱证的核心病理变化在于元气的急剧丧失,这使得人体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为:

  • 脏腑功能衰竭:随着元气的耗尽,心、肺、脾、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逐渐减弱直至衰竭。
  • 卫外功能下降:气对于抵御外界邪气具有重要作用;当气脱时,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显著降低,容易受到各种病邪侵袭。
  • 气血运行障碍: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可能导致血瘀形成,进一步加重病情。
  • 津液代谢失常:气对津液有固摄作用;一旦气脱,则会出现多汗、尿少等症状,表明津液代谢出现了问题。

临床表现

气脱证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 突然大汗淋漓: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出汗,且汗出不止。
  • 面色苍白:由于气血两亏,面部失去应有的红润色泽。
  • 口唇青紫:血液循环不畅所致。
  • 呼吸微弱: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变小。
  • 四肢厥冷:末梢循环不良,手脚冰凉。
  •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大脑供氧不足,认知功能受损。
  • 二便失禁:控制排泄的能力减弱或丧失。
  • 脉象细微欲绝:脉搏细弱,几乎感觉不到跳动。

这些症状共同反映了气脱证作为急危重症的本质特征,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