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气血津液证(TM1)Unspecified Body constituents pattern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9 03:26:09
编码SF4Z

关键词

索引词Body constituents patterns (TM1)、未特指的气血津液证(TM1)
缩写WZ-QXJYZ
别名不明气血津液证、未定气血津液证、未分类气血津液证、未详气血津液证、未明气血津液证、未确定气血津液证、未具体气血津液证

未特指的气血津液证(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四诊合参
      • 同时存在气虚、血虚、津液不足三类症状群中的各至少1项核心症状
      • 脉象细弱无力与舌质淡白同时出现
  2. 支持条件(辨证依据)

    • 气虚证候
      • 主症: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自汗
      • 次症:面白无华、易于感冒
    • 血虚证候
      • 主症:头晕眼花、唇甲淡白
      • 次症:心悸失眠、毛发干枯
    • 津液不足证候
      • 主症:口干咽燥、皮肤干燥
      • 次症:小便短少、舌苔少津
  3. 排除标准

    • 不符合特定证型(如单纯气虚证/血虚证)诊断标准
    • 无明确器质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内分泌疾病)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四诊] --> B[望诊] A --> C[闻诊] A --> D[问诊] A --> E[切诊] B --> F[面色/唇甲/舌象] C --> G[语声/呼吸] D --> H[乏力/口干/头晕等] E --> I[脉象] J[现代检查] --> K[血液分析] J --> L[尿液分析] J --> M[影像学] K --> N[血红蛋白] K --> O[红细胞压积] L --> P[尿比重] M --> Q[脏器血流灌注]

判断逻辑

  1. 四诊核心地位

    • 望诊(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舌淡苔少)与切诊(脉细弱)为辨证基石
    • 问诊症状需符合≥2类证候群表现(如乏力+头晕+口干)
  2. 实验室辅助价值

    • 血红蛋白↓(男<120g/L,女<110g/L)支持血虚证
    • 尿比重↑(>1.030)佐证津液不足
    • B超血流灌注↓需排除器质病变后参考
  3. 鉴别重点

    • 脉弦细→肝郁证;舌红少苔→阴虚证;固定刺痛→血瘀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分析

    • 血红蛋白降低
      • 意义:提示血虚证的物质基础,需结合面色/唇甲评估
      • 处理:排除营养性贫血后,归入气血两虚辨证
    • 红细胞压积降低(男<40%,女<37%):
      • 意义:反映血液浓缩不足,支持津血同病
      • 处理:需与脱水鉴别(结合尿比重)
  2. 尿液检查

    • 尿比重增高(>1.030):
      • 意义:提示津液输布失常,见于口干/皮肤干燥者
      • 处理:排除糖尿病、肾病后支持津液证
  3. 超声检查

    • 脏器血流灌注减少(肝门静脉流速<15cm/s):
      • 意义:反映"气为血帅"功能减弱
      • 处理:需排除心功能不全,作为气虚佐证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必须满足四诊中的脉舌特征+三类证候群交叉症状
  • 辅助价值:实验室异常需在中医理论框架下解读(如贫血≠血虚)
  • 鉴别关键:排除单一证型(纯气虚/纯血虚)及器质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第四版)气血津液辨证章节
  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20版)虚证诊断标准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