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气证 (TM1)Other specified Qi patterns (TM1)
编码SE9Y
关键词
索引词Qi patterns (TM1)、其他特指的气证 (TM1)、肺卫气虚证(TM1)
缩写其他气证、特指气证
别名杂气证、非典型气证、不常见气证
其他特指的气证 (TM1)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四诊合参辨证:
- 必须满足中医"气病"核心病机(气的升降出入失常)
- 符合《ICD-11传统医学病证分类纲要》对"其他特指气证"的独立类目定义
- 排除经典气证(气虚、气滞、气逆等)
- 四诊合参辨证: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主症必备: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 气短(轻微活动即呼吸困难)
- 体征必备:舌淡苔薄白 + 脉细弱
- 排除器质性疾病:影像学(胸片/CT)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
支持条件(辨证补充):
- 典型症状组合(满足≥2项):
- 自汗(活动后汗出增多)
- 面色苍白(缺乏血色)
- 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
- 病机特征(满足≥1项):
- 温煦失职(畏寒肢冷)
- 防御失司(反复外感)
- 固摄无权(自汗/遗尿)
- 诱发阈值:
- 情志失调持续>2周
- 劳逸失度持续>1个月
- 典型症状组合(满足≥2项):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传统四诊] A --> C[现代检测] B --> B1[望诊:舌象分析] B --> B2[闻诊:声息评估] B --> B3[问诊:症状追溯] B --> B4[切诊:脉象判断] C --> C1[血液检查] C --> C2[影像学检查] C --> C3[功能评估] C1 --> C11[血常规] C1 --> C12[免疫指标] C2 --> C21[胸部X线] C2 --> C22[腹部超声] C3 --> C31[6分钟步行试验] C3 --> C32[心肺功能测试]
判断逻辑:
- 舌象分析:
- 舌淡胖有齿痕→气虚水停
- 舌淡白无华→气血两虚
- 脉象判断:
- 脉细弱→气虚证基础脉象
- 脉浮无力→肺卫不固特异性表现
- 6分钟步行试验:
- 距离<400米→支持气短/乏力症状客观化
- 免疫指标:
- CD3+/CD4+降低→免疫功能低下佐证
三、实验室检查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红蛋白 | 男130-175g/L 女115-150g/L |
<115g/L提示合并血虚,需排除慢性失血 |
淋巴细胞计数 | 1.1-3.2×10⁹/L | <1.0×10⁹/L提示卫外功能下降,感染风险增高 |
血清白蛋白 | 35-55g/L | <35g/L提示水谷精微化生不足,需评估营养状态 |
C反应蛋白(CRP) | <5mg/L | >10mg/L提示合并外感或炎症反应,需鉴别感染性发热 |
心电图 | 窦性心律 | 窦性心动过缓(HR<55次/分)提示心气不足,需动态监测 |
异常处理建议:
- 血红蛋白降低:联合铁代谢指标排查血虚证
- 淋巴细胞持续低下:建议免疫球蛋白检测
- CRP升高伴发热:立即进行病原学筛查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核心确诊路径:
- 四诊合参(主症+体征) + 排除器质性疾病 → 初步诊断
- 符合ICD-11特定编码标准 → 最终确诊
- 鉴别重点:
- 与慢性疲劳综合征鉴别:需有明确中医气机失调病机
- 与器质性心脏病鉴别:心肺功能测试正常
- 动态评估:
- 每2周复评舌脉变化
- 症状持续>3个月需重新评估辨证
参考文献:
《中医诊断学(第十版)》、《ICD-11传统医学病证实施指南》、《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