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柱痛Unspecified Spinal pain

更新时间:2025-06-18 23:37:46
编码ME84.Z

关键词

索引词Spinal pain、未特指的脊柱痛、脊柱痛、脊柱僵硬、背痛、背痛NOS、椎源性疼痛综合征、尾骨痛、尾骨疼痛、尾骨痛综合征、骶骨痛、骶髂背痛
缩写WZD-JZT、Spinal-pain-NOS
别名脊椎痛、脊柱疼痛、脊椎疼痛、背部痛、背部疼痛、不明原因背痛、不明原因脊柱痛、不明原因脊椎痛、非特定性脊柱痛、非特定性脊椎痛

未特指的脊柱痛(ME84.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系统评估排除特定病因(如感染、肿瘤、骨折、神经根压迫等),且符合以下所有必须条件。
  2. 必须条件

    • 疼痛定位:明确局限于脊柱区域(颈椎、胸椎、腰椎或骶骨),肋缘下方至臀下皱襞之间。
    • 疼痛性质: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酸痛,活动加重、休息缓解。
    • 无特定病因证据
      • 影像学(X线/MRI)无结构性压迫(如椎间盘突出≥4mm、椎管狭窄)。
      • 实验室检查(ESR/CRP)正常,排除炎症性疾病。
  3. 支持条件

    • 疼痛持续时间:急性(<6周)或慢性(≥12周)。
    • 伴随体征
      • 局部压痛(腰骶部肌肉或骶髂关节)。
      • 脊柱活动度下降(屈伸受限>50%)。
    • 危险因素
      • 年龄>50岁(退行性变风险)。
      • 长期不良姿势或重体力劳动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A --> B1[影像学检查] B1 --> C1[X线] B1 --> C2[MRI] A --> B2[实验室检查] B2 --> C3[血常规] B2 --> C4[ESR/CRP] A --> B3[功能评估] B3 --> C5[脊柱活动度测试] B3 --> C6[压痛触发点定位]

判断逻辑

  1. X线检查

    • 结果解读
      • 正常/轻度退变(骨质增生)→ 支持未特指诊断。
      • 骨折/肿瘤/严重畸形 → 排除未特指脊柱痛。
  2. MRI检查

    • 结果解读
      • 无神经压迫(椎间盘突出<4mm)→ 符合支持条件。
      • 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水肿 → 需进一步病因排查。
  3. 脊柱活动度测试

    • 屈伸受限>50%:提示机械性功能障碍,但需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结合HLA-B27)。
  4. 压痛触发点定位

    • 局部肌肉紧张伴触发点疼痛 → 指向肌肉源性疼痛。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值 异常意义
血沉(ESR) <20 mm/h >40 mm/h:提示炎症/感染,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或感染性脊柱炎。
C反应蛋白(CRP) <5 mg/L >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结合影像学排除化脓性脊柱炎。
血常规 WBC 4-10×10⁹/L WBC↑+中性粒↑:提示细菌感染;Hb↓:需排除肿瘤或慢性病贫血。
HLA-B27 阴性(90%人群) 阳性:强烈提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需重新评估诊断。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ESR/CRP升高:行骶髂关节MRI+骨扫描排除炎症性疾病。
  • HLA-B27阳性:转诊风湿免疫科,完善骶髂关节CT。
  • 影像学可疑病变:针对性活检或PET-CT排查肿瘤。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病史+体格检查(压痛、活动度)。
  2. 一级检查:X线+ESR/CRP(排除结构性病变/炎症)。
  3. 二级检查:MRI(仅限持续>6周或神经症状者)。
  4. 确诊:满足所有必须条件且排除特定病因。

参考文献

  • 《脊柱外科学》(第3版)
  • ACR《非特异性脊柱痛管理指南》(2023)
  • EULAR《脊柱痛诊断路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