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下肢单瘫Unspecified Monoplegia of lower extremity
编码MB55.Z
关键词
索引词Monoplegia of lower extremity、未特指的下肢单瘫、下肢单瘫、下肢瘫痪
缩写单瘫-下肢
别名下半身单侧瘫痪、腿单瘫、下肢无力症、下肢肌力减退、下肢运动障碍
未特指的下肢单瘫(MB5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神经影像学定位证据:
MRI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运动皮层、皮质脊髓束)或脊髓(胸腰段)存在明确结构性病变(如梗死灶、肿瘤、压迫性损伤),且与瘫痪侧肢体存在解剖学对应关系。 - 电生理确诊证据:
肌电图(EMG)显示患侧下肢肌肉失神经支配改变(纤颤电位/正锐波),且神经传导速度(NCV)证实周围神经/神经根传导功能障碍。
- 神经影像学定位证据: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运动功能障碍:
单侧下肢肌力≤3级(MRC肌力分级),表现为自主运动能力显著丧失(如无法抗重力抬腿)。 - 排除其他瘫痪类型:
无上肢受累(排除偏瘫)、无双下肢瘫痪(排除截瘫)、无四肢受累(排除四肢瘫)。
- 运动功能障碍: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腱反射异常:
- 亢进(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提示中枢性损害(阈值:踝阵挛>3次)。
- 减弱或消失:提示周围性损害(阈值:膝反射≤1+)。
- 肌肉萎缩:
患侧下肢周径比对侧减少≥2cm(髌骨上/下10cm处测量)。 - 感觉障碍:
同侧深感觉减退或对侧痛温觉障碍(需定量感觉检测证实)。
- 腱反射异常: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下肢单瘫评估] --> B[定位诊断]
A --> C[病因诊断]
B --> B1[影像学检查]
B1 --> B11(脑/脊髓MRI)
B1 --> B12(CT)
B --> B2[电生理检查]
B2 --> B21(肌电图EMG)
B2 --> B22(神经传导速度NCV)
C --> C1[血液检查]
C1 --> C11(血常规+CRP)
C1 --> C12(血糖+电解质)
C --> C2[脑脊液分析]
C --> C3[特殊检测]
C3 --> C31(基因检测)
C3 --> C32(自身抗体谱)
判断逻辑:
-
MRI(首选):
- 判断逻辑:
- 大脑运动皮层/内囊后肢病灶 → 支持脑血管病或肿瘤
- 胸腰段脊髓病变 → 支持脊髓压迫或炎症
- 正常结果 → 转向周围神经评估
- 与其他检查关系:阴性时需结合EMG排除周围神经病变。
- 判断逻辑:
-
EMG/NCV:
- 判断逻辑:
- EMG失神经电位 + NCV传导阻滞 → 确诊周围神经/神经根损伤
- 单纯EMG异常 + NCV正常 → 提示前角细胞病变(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 与影像学互补:MRI阴性时,电生理可定位周围神经损害。
- 判断逻辑:
-
脑脊液检查:
- 判断逻辑:
- 蛋白升高+细胞数正常 → 提示慢性压迫或脱髓鞘病
- 白细胞增多+蛋白升高 → 支持感染/炎症(如脊髓炎)
-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CRP↑:提示感染或炎性疾病(如脊髓炎),需加做血培养。
- 血红蛋白↓:提示慢性病贫血或营养缺乏,需排查肿瘤或代谢病。
-
电解质与血糖:
- 血钾<3.5 mmol/L:可能导致周期性麻痹,需紧急补钾。
- 空腹血糖>7.0 mmol/L:提示糖尿病神经病变,需控糖并评估神经损伤程度。
-
自身抗体谱:
- 抗GM1抗体阳性:提示免疫介导性神经病(如MMN),需启动免疫治疗。
- 抗AQP4抗体阳性:指向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需紧急干预。
-
基因检测:
- PMP22基因重复:确诊Charcot-Marie-Tooth病1A型,需遗传咨询。
- SOD1突变:提示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需多学科管理。
四、诊断路径总结
- 核心确诊:依赖影像学(MRI)或电生理(EMG/NCV)的定位证据。
- 病因筛查:
- 急性起病:优先排查卒中/脊髓压迫(MRI+急诊凝血功能)
- 慢性进展:侧重肿瘤/遗传病(增强MRI+基因检测)
- 实验室预警:
- 炎症标志物异常 → 转向感染/免疫评估
- 代谢指标异常 → 排查糖尿病/电解质紊乱
权威依据:
- 诊断框架参照ICD-11神经系统疾病分类(MB55.Z)
- 检查标准基于《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南》及AAN《周围神经病诊断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