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局限性腹痛Unspecified Localised abdominal pain

更新时间:2025-06-18 21:51:43
编码MD81.1Z

关键词

索引词Localised abdominal pain、未特指的局限性腹痛、局限性腹痛、局部腹痛
缩写未特指局限性腹痛、局限性腹痛NOS、局限性腹痛-未特指
别名不明原因的腹部定点疼痛、未明确病因的局限性腹痛、位置不详的腹痛、腹部定点疼痛-原因未明

我需要先了解"未特指的局限性腹痛"的最新诊断标准。由于这是ICD-11编码的症状性诊断,我将查询权威医学指南获取最新诊断流程:

未特指的局限性腹痛(ICD-11 MD81.1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全面辅助检查(影像学、实验室、内镜等)排除所有已知器质性疾病后,仍无法明确具体病因的局限性腹痛。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局限性腹痛持续≥24小时:疼痛固定于腹部某一象限或区域(如右下腹、左上腹等)。
    • 排除急危重症:无肠穿孔、急性胰腺炎、肠系膜缺血等需紧急干预的疾病证据。
  3.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疼痛特征:钝痛/绞痛为主,无放射性疼痛或体位相关性(敏感度:60%-80%)。
    • 伴随症状:轻度恶心/腹胀(发生率:30%-50%),但无高热、血便或休克等危重表现。
    • 影像学阴性:超声/CT未发现明确结构性病变(如阑尾肿大、胆结石等)。
  4.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且至少2项“支持条件”。
    • 若存在白细胞升高(>10×10^9/L)或CRP显著增高(>50 mg/L),需重新评估是否为未特指诊断。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
    │ 初步筛查 │
    ├─血常规+CRP │
    ├─尿常规 │
    ├─腹部超声 │
    └───────────────┘

    ┌───────────────┐
    │ 二级检查(可疑病例) │
    ├─腹部CT(平扫+增强) │
    ├─胃肠镜 │
    ├─粪便病原学检测 │
    └───────────────┘

    ┌───────────────┐
    │ 三级检查(疑难病例) │
    ├─胶囊内镜/小肠镜 │
    ├─腹腔镜探查 │
    ├─自身免疫抗体谱 │
    └───────────────┘

  2. 判断逻辑

    • 腹部超声
      • 阳性:发现阑尾增粗(直径>6mm)或胆囊结石→转诊外科。
      • 阴性:需结合CT进一步排除肠道病变。
    • 腹部CT
      • 肠壁增厚+周围脂肪浸润:提示克罗恩病或感染性肠炎(特异性>85%)。
      • 完全阴性:支持功能性或未特指病因。
    • 胃肠镜
      • 黏膜糜烂/溃疡:需活检鉴别炎症性肠病与感染(准确率>90%)。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 >10×10^9/L 提示细菌感染(如阑尾炎、憩室炎)
C反应蛋白(CRP) >50 mg/L 反映严重炎症活动,需排查器质性疾病
粪便隐血 阳性(+) 提示消化道出血,需内镜进一步评估
淀粉酶/脂肪酶 >3倍正常上限 高度怀疑急性胰腺炎(特异性>95%)
降钙素原(PCT) >0.5 ng/mL 提示全身性细菌感染(如肠穿孔)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通过阶梯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重点关注炎症标志物与影像学关联性。
  • 关键鉴别:需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区分,后者疼痛更弥漫且与心理因素相关。
  • 随访建议:未明确病因者应3个月内复查,警惕潜在肿瘤或慢性炎症性疾病进展。

参考文献

  • WHO《ICD-11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
  • 《中华消化杂志》功能性胃肠病诊断共识(2024)
  • Uptodate《成人急性腹痛的评估》(202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