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综合征Shoulder syndrome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ME86.D0

关键词

索引词Shoulder syndrome、肩综合征
缩写肩综、肩痛综合征
别名五十肩、冰冻肩、凝肩、肩关节周围炎

肩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临床表现:持续性肩部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和局部压痛。
    • 影像学检查:X线或MRI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肩袖肌腱损伤或钙化等。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疼痛:通常位于肩部,多为钝痛或刺痛,夜间可能加重。
      • 活动受限: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减小,抬举困难。
      • 感觉异常:患侧手臂麻木或有针刺感。
    • 体征
      • 局部压痛点:在肩关节周围可以触及明显的压痛点。
      • 肌肉萎缩:长期病程后可见肩部及上臂肌肉萎缩。
      • 关节咿轧音:活动肩关节时可听到摩擦音。
    • 影像学特征
      • 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退行性改变。
      • MRI检查:显示肩袖肌腱损伤、炎症、水肿及钙化等。
      • 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肩袖肌腱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明确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
      • 至少一种影像学检查提示软组织损伤或钙化。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判断逻辑:观察关节间隙、骨质增生、钙化等情况。若发现上述异常,支持肩综合征的诊断。
    • MRI检查
      • 判断逻辑:详细评估肩袖肌腱、滑囊、关节囊等结构的损伤情况。若发现肌腱损伤、炎症或钙化,支持诊断。
    • 超声检查
      • 判断逻辑:动态观察肩袖肌腱的结构和功能状态。若发现肌腱损伤或炎症,支持诊断。
  2.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10 mg/L)提示急性炎症。
      • 血沉(ESR):升高(>20 mm/h)提示慢性炎症。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判断逻辑:排除神经源性疾病,如颈椎病。若神经电生理检查正常,支持肩综合征的诊断。
  3. 物理检查

    • 关节活动度测量
      • 判断逻辑:评估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若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支持诊断。
    • 局部压痛测试
      • 判断逻辑:在肩关节周围进行触诊,寻找压痛点。若存在明显压痛点,支持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阳性: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或钙化,提示肩综合征。
    • MRI检查阳性:肩袖肌腱损伤、炎症或钙化,支持诊断。
    • 超声检查阳性:肌腱损伤或炎症,支持诊断。
  2.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
    • 血沉(ESR)升高(>20 mm/h):提示慢性炎症反应。
  3. 神经电生理检查

    • 正常结果:排除神经源性疾病,支持肩综合征的诊断。
  4. 物理检查

    • 关节活动度减小: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减小,支持诊断。
    • 局部压痛点明显: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支持诊断。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尤其是X线和MRI的异常发现。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检查为主,结合实验室检查(如CRP、ESR)和物理检查(关节活动度、局部压痛)。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影像学和物理检查的结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权威依据:相关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及临床指南。请注意,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疗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