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协调缺乏Other specified Lack of coordination
编码MB45.Y
关键词
索引词Lack of coordination、其他特指的协调缺乏、不能协同、协同动作不能、辨距困难、运动障碍,不可归类于他处者、肌肉不协调
缩写OTCXLQ、其他特指协调缺乏
别名Other-Specified-Coordination-Lack、Specific-Coordination-Deficiency、特定协调缺乏、特殊协调障碍、非典型协调功能障碍
其他特指的协调缺乏(ICD-11 MB45.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 通过标准化协调功能测试(如Finger-to-Nose Test、Heel-Shin Test)确认动作协调异常,且异常表现持续≥3个月
- 排除其他特定协调障碍亚型(MB45.0-MB45.4)及步态/运动异常(MB44)
-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临床功能障碍:
- 至少存在2项典型动作执行缺陷(书写困难、工具使用障碍、系扣困难等)
- 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受损(ADL评分下降≥30%)
- 排除性标准:
- 无智力障碍(IQ≥80)
- 非药物/中毒所致(Toxicology筛查阴性)
- 非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MS、PD)
- 临床功能障碍: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体征支持:
- 平衡测试异常(单腿站立时间<15秒,Berg平衡量表≤40分)
- 精细动作评分≤第5百分位(Purdue Pegboard测试)
- 病因学支持:
- MRI显示小脑/基底节结构异常(萎缩或信号改变)
- 基因检测阳性(SCA系列、FRDA等致病突变)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 + "必须条件"可确诊
- 若缺乏影像/基因证据,需满足:
- 支持条件中≥2项体征异常
- 协调障碍持续6个月以上
- 体征支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协调功能障碍评估] --> B1(病史采集) A --> B2(神经学检查) B1 --> C1(发育史/外伤史) B1 --> C2(家族遗传史) B2 --> D1(标准化测试) B2 --> D2(体征观察) D1 --> E1(Finger-to-Nose) D1 --> E2(Heel-Shin) D1 --> E3(Alternate Motion) D2 --> F1(步态分析) D2 --> F2(姿势控制)
A --> G[病因鉴别检查] G --> H1(脑部MRI) G --> H2(基因检测) G --> H3(代谢筛查) H1 --> I1(小脑体积测量) H1 --> I2(基底节信号) H3 --> J1(铜蓝蛋白) H3 --> J2(甲状腺功能)
判断逻辑说明:
- 标准化测试:
- Finger-to-Nose测试:闭眼执行时误差>2cm提示小脑通路异常
- Heel-Shin测试:下肢滑动偏移>45°提示脊髓小脑束受累
- 影像学关联:
- MRI小脑萎缩(Vermis宽度<25mm)支持遗传性病因
- 基底节T2高信号提示代谢/中毒性损害
- 阶梯式诊断:
- 初级筛查阴性时升级至基因检测(优先SCA1/2/3/6/7 panel)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清铜蓝蛋白 | 200-500 mg/L | <100 mg/L:提示Wilson病,需肝铜检测 | 青霉胺治疗+低铜饮食 |
TSH | 0.4-4.0 mIU/L | >10 mIU/L: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动作迟缓 | 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
维生素B12 | 200-900 pg/mL | <150 pg/mL:感觉性共济失调风险 | 肌注B12 1000μg/d×7天 |
抗-Yo抗体 | 阴性 | 阳性:副肿瘤性小脑变性标志 | 肿瘤筛查(卵巢/乳腺) |
FRDA基因 | GAA重复<40次 | >66次:Friedreich共济失调确诊 | 抗氧化剂+心功能监测 |
SCA3基因 | CAG重复<44次 | >60次:Machado-Joseph病高风险 | 症状管理+遗传咨询 |
异常结果解读要点:
- 代谢指标异常:优先排除可逆性病因(如甲减/B12缺乏)
- 基因检测阳性:需区分致病突变(SCA)与意义未明变异(VUS)
- 抗体阳性:提示需全身肿瘤筛查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标准化协调测试 + 排除特定亚型(震颤/共济失调)
- 分层检查:
- 阳性初筛 → MRI/代谢筛查
- MRI异常 → 针对性基因检测
- 确诊条件:满足金标准且排除模仿性疾病(如肌张力障碍)
参考文献:
- WHO《ICD-11临床描述指南》
- AAN《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指南》(Neurology 2018)
- EFNS《获得性共济失调管理共识》(Eur J Neurol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