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慢性癌性疼痛Other specified Chronic cancer related pain
编码MG30.1Y
关键词
索引词Chronic cancer related pain、其他特指的慢性癌性疼痛
缩写OACPCP、OACPP
别名慢性癌症痛、慢性癌痛、持续性癌症疼痛、长期癌症疼痛、慢性恶性肿瘤疼痛、慢癌痛、持久性癌症痛、长期癌痛、慢性肿瘤痛、慢性癌病痛、慢性癌疼
其他特指的慢性癌性疼痛(MG30.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癌症病理学证据:
- 组织活检或细胞学确诊原发性/转移性恶性肿瘤(必需)。
- 影像学证实肿瘤侵犯特殊解剖结构(如硬膜、神经丛、关节腔等)。
- 疼痛时间特征:
- 持续性疼痛 > 3个月,且与肿瘤进展/治疗时间明确关联。
- 排除条件:
- 排除非癌性疼痛(如炎性关节炎、原发性神经痛等)。
- 癌症病理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
- 疼痛性质:
- 混合性疼痛(伤害性+神经病理性)或特殊模式(体位性、节段性)。
- 常规阿片类药物疗效不佳(NRS评分下降<30%)。
- 伴随体征:
- 局部压痛(>60%病例)或神经功能障碍(感觉/运动异常)。
- 自主神经症状(多汗、心悸等,发生率10-15%)。
- 疼痛性质:
-
阈值标准:
-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缺乏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影像学明确肿瘤侵犯特殊结构 + 特征性疼痛模式 + 排除其他病因。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CT/MRI:肿瘤定位与浸润范围) B --> B2(PET-CT:代谢活性区域) B --> B3(骨扫描:骨转移筛查) C --> C1(肿瘤标志物:CA15-3/PSA等) C --> C2(炎症指标:CRP/ESR) D --> D1(定量感觉测试:QST) D --> D2(DN4问卷:神经痛筛查) D --> D3(疼痛日记:动态评估)
判断逻辑:
- CT/MRI:
- 硬膜受压→硬膜外脂肪消失;神经丛浸润→神经根增粗。
- 与骨扫描协同:溶骨性病灶+代谢活跃=活动性骨转移。
- PET-CT:
- SUVmax>2.5提示肿瘤活跃,支持疼痛与肿瘤活动的因果关系。
- DN4问卷:
- 评分≥4分→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需加用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C反应蛋白(CRP) | >10 mg/L | 提示肿瘤相关炎症或感染,加剧疼痛敏化 | 排查感染+抗炎治疗 |
碱性磷酸酶 | >150 U/L | 骨转移可能(敏感度60%),尤其伴骨痛 | 骨扫描验证+双膦酸盐治疗 |
血红蛋白 | <100 g/L | 癌性贫血→疼痛耐受性下降 | 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 |
肿瘤标志物 | 进行性升高(如PSA) | 肿瘤进展直接证据,疼痛程度常与标志物水平正相关 | 调整抗癌方案+强化镇痛 |
血钙 | >2.75 mmol/L | 骨转移致高钙血症→意识模糊/肌无力,加重疼痛感知 | 水化+双膦酸盐+降钙素 |
四、诊断流程核心要点
- 确诊基石:肿瘤病理+影像学定位(CT/MRI金标准)。
- 疼痛评估:
- 使用NRS/VAS量化疼痛强度,DN4识别神经病理性成分。
- 疼痛日记记录触发因素(如咳嗽、体位改变)。
- 治疗导向:
- 神经病理性疼痛→联合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 骨转移疼痛→放疗/双膦酸盐优先于单纯阿片类药物。
参考文献:
- WHO《ICD-11慢性疼痛分类标准》
- NCCN《癌症疼痛临床实践指南》
- IASP《慢性癌性疼痛评估与管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