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前爆炸头综合征Hypnagogic exploding head syndrome
编码7B02.0
关键词
索引词Hypnagogic exploding head syndrome、入睡前爆炸头综合征、入睡前感觉障碍
同义词Hypnagogic sensory disturbance
缩写EHS
别名爆炸头综合征、睡眠爆炸头综合征、入睡时爆炸头症状、入睡前头部爆炸感
入睡前爆炸头综合征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入睡前爆炸头综合征(Hypnagogic Exploding Head Syndrome, EHS)是一种罕见的睡眠障碍,归类于异态睡眠障碍。其特征为患者在入睡时或夜间醒来时经历突然且强烈的噪音感觉,类似于巨大的爆炸声或头部剧烈爆炸感,尽管实际上并没有外部声音存在。发作后患者通常会立即惊醒,并伴随着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
病因学特征
-
神经机制异常:
- 该综合征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与大脑在进入睡眠状态时出现的过渡期电活动异常有关。研究提示EHS可能涉及脑干网状激活系统(RAS)的功能失调,这一系统负责调节睡眠-觉醒周期。
- 另有假说指出,EHS可能是由于听觉皮层在睡眠初期阶段对静息电位变化过度敏感所致。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它与癫痫样放电活动相关联,不过这仅限于少数病例报告中发现。
-
潜在触发因素:
- 压力与精神健康状况: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或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的人群更容易经历此类症状。
- 睡眠剥夺:持续性的睡眠不足或不规律作息习惯可增加患病风险。
-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静剂等也可能诱发EHS。
- 年龄与性别差异: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更常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
病理机制
-
睡眠结构改变:
- 在正常的睡眠过程中,从清醒到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再到快速眼动睡眠(REM)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过程。然而,在EHS患者中,这种转换似乎被某种未知因素打断了,导致突发性的听觉幻觉。
-
心理社会影响:
- 尽管EHS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安全,但它所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日常生活。反复经历此类事件可能导致慢性失眠、日间嗜睡等问题。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患者描述的声音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爆炸声、枪击声、雷鸣声等;有时伴随视觉幻象如闪光或颜色变化。
- 症状往往出现在半睡半醒之间,即介于清醒状态与浅睡眠之间的短暂时刻。
- 发作频率不定,从偶尔一次到每晚多次不等。
-
伴随症状:
- 多数情况下除了上述听觉幻觉外无其他明显身体不适;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
- 由于受到惊吓而难以重新入睡,进而造成次日疲乏无力等症状。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基于现有科学研究成果整理而成,具体案例分析请参阅《睡眠医学》等相关专业期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