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Drug-induced anagen effluvium
编码EH72.01
关键词
索引词Drug-induced anagen effluvium、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
缩写药物性脱发、化疗脱发
别名化疗掉发、药物性掉发、抗癌药物引起的脱发、生长期毛囊损伤性脱发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关联情况
通过暴露于物质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
--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Y
通过暴露于其他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Z
通过暴露于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9
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5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4
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1
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8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1
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0
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7
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2
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6
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0
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4
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2
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3
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85
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PE93
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进行加害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物质
PL0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PL0Z
在治疗中使用与损伤或损害有关的物质,未特指的PL0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Y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其他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Z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未特指的补充或传统药物PL01.1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膳食补充剂、维生素或矿物质PL01.0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草药制剂或药方PL01.2
在治疗中采用与损伤或伤害有关的补充或传统药物:不可归类在他处的补充或传统药物 通过暴露于某种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PD00
通过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通过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0
通过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1
通过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4
通过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2
通过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3
通过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故意自害PC94
通过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9
通过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7
通过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8
通过暴露于其他未特指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故意自害PC96
通过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1
通过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5
通过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2
通过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C93
通过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PD05
通过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的方式故意自害 意外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B34
意外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27
意外暴露于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2
意外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B31
意外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2
意外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B24
意外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B20
意外暴露于阿片类药物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B23
意外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B26
意外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B35
意外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B25
意外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B29
意外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0
意外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
意外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B33
意外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PB21
意外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B28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B36
意外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某些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PH4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大麻类物质或致幻剂或其有害效应PH5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腐蚀性物质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5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脂环烃或芳香烃的卤素衍生物或其有害效应PH51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有机溶剂或其有害效应PH5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酒精或其有害效应PH5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一氧化碳或其有害效应PH5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主要为源于非药用的物质或其有害效应PH42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精神兴奋药或其有害效应PH49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多种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40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阿片类或相关镇痛药或其有害效应PH44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镇痛药、解热药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1
暴露于镇静催眠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或其有害效应PH47.0
暴露于混合抗癫痫药或其有害效应,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意图不确定的PH47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癫癎药或抗帕金森病药物或其有害效应PH47.Z
未确定意图:有害物质的有害效应和暴露于该物质下: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未特指的抗癫痫药或抗帕金森药PH45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抑郁药或其有害效应PH46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抗精神病药或其有害效应PH48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其他或未特指的药物、药剂或生物制品或其有害效应PH53
意图不确定的暴露于杀虫剂或其有害效应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Drug-induced anagen effluvium)是一种由于细胞毒性药物作用于活跃分裂的毛母质细胞,导致生长期毛囊急性损伤而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脱发。其特征是在药物暴露后7-14天内迅速发生大量同步性毛发脱落,脱发量可达每日300根以上。受累毛发直径显著变细,毛干近端可见特征性锥形缩窄(Pohl-Pinkus缩窄)。
病因学特征
-
主要药物类别:
-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 烷化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
• 抗代谢药(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 微管抑制剂(紫杉醇、多西他赛)
•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依托泊苷、伊立替康) - 靶向治疗药物:
• 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 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舒尼替尼)
- 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
机制解释:
- 细胞周期特异性毒性:药物通过抑制DNA/RNA合成(S期特异性)或干扰微管聚合(M期特异性),选择性杀伤处于活跃分裂状态的毛母质细胞。
- 毛囊微型化:急性损伤导致毛干生成中断,毛囊暂时性萎缩,但保留毛囊干细胞(bulge cells)确保后续再生可能。
- 剂量依赖性:脱发严重程度与药物血浆峰浓度、给药频率及累积剂量正相关。
病理机制
-
分子靶点:
- 化疗药物通过烷基化交联DNA链(环磷酰胺)、抑制胸苷酸合成酶(甲氨蝶呤)或阻断β微管蛋白解聚(紫杉醇),干扰毛母质细胞增殖。
- EGFR抑制剂通过阻断毛囊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信号通路,导致毛干分化异常。
-
生长周期紊乱:
- 生长期毛囊(约85-90%头皮毛发)对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高度敏感,受损后经历提前的毛囊退化期(catagen)而非直接进入休止期。
- 毛球部细胞凋亡标志物(caspase-3、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出现特征性毛根鞘角化不全。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急性发作:首次化疗后2-4周达脱发高峰,枕部头皮最早受累(该区域生长期毛发比例最高)。
- 可逆性过程:停药后4-8周开始再生,新发初期可能呈现质地/颜色改变(化疗后波浪发)。
- 剂量阈值效应:紫杉醇(>120mg/m²)、多西他赛(>75mg/m²)等药物存在明确致脱发剂量阈值。
-
鉴别特征:
- 与休止期脱发的区别:生长期脱发潜伏期短(<3个月)、脱发量更大(>50%毛发脱落)、存在化疗药物暴露史。
- 拔发实验阴性(受损毛发自行脱落),残留毛发镜检可见毛干营养不良改变。
参考文献:搜狗百科《生长期脱发》;巢内网《什么是药物性脱发》;39健康网《药物性脱发》;page.sm.cn《生长期脱发》;人人文库《药物性脱发病因介绍》;杏林普康《什么是药物性脱发》;寻医问药网《药物性脱发是怎样的》。
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医学知识整理而成,旨在提供关于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的详细定义及其病因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