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 of childhood
编码HA61
关键词
索引词Gender incongruence of childhood、童年期性别不一致、儿童性别焦虑症(已弃用)、童年期性心理认同障碍、童年期性别认同或角色障碍、儿童性别焦虑(已弃用)
同义词disorder of gender-identity or role in childhood、gender dysphoria in children (deprecated)、psychosexual identity disorder of childhood、gender dysphoria in childhood (deprecated)
缩写Gender-Dysphoria-Childhood
别名童年的性别困扰、少儿性别不一致、少儿性别认同问题
童年期性别不一致 (HA61) 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强烈希望成为另一种性别:
- 表达出对自己出生指定性别的不适感,并持续希望以另一种性别身份生活(70%-90%)。
-
对自身性征的不适感:
- 对与出生指定性别相关的第一性征(如生殖器)或预期出现的第二性征(如乳房、体毛)感到显著困扰,可能伴随回避行为(60%-80%)。
-
渴望获得另一性别的身体特征:
- 强烈希望拥有符合其认同性别的主要性征和/或第二性征(如青春期前儿童可能表达对阴茎或乳房的渴望)(50%-70%)。
-
性别表达偏好:
- 在游戏、社交互动和日常活动中,表现出与其出生指定性别不符的强烈倾向(如服装选择、角色扮演等)(60%-80%)。
其他可能症状
-
情绪问题:
- 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但需排除其他原发性精神障碍(30%-50%)。
-
社交功能受损:
- 因性别相关困扰导致社交回避或同伴关系困难(20%-40%)。
-
学业表现波动:
- 因心理压力导致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或学业成绩变化(20%-3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性别表达一致性:
- 通过稳定的跨性别行为表现(如发型、姓名使用、代词偏好等)反映其性别认同(70%-90%)。
-
社会角色适应:
- 在社交互动中自然表现出符合其认同性别的言语模式、身体语言等(60%-80%)。
非典型体征
-
发育异常相关体征:
- 少数病例可能合并性发育差异(DSD),但需通过专科检查确认(约5%-15%)。
-
压力相关躯体症状:
- 长期心理困扰可能表现为功能性腹痛、头痛等躯体化症状(20%-3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用于排除性染色体异常(如47,XXY),阳性率约5%-10%(与普通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激素水平测定:
- 青春期前儿童通常显示与出生指定性别相符的激素水平(异常率<5%)。
-
神经影像学研究:
- fMRI等研究显示部分脑区功能模式与其认同性别更接近,但无临床诊断价值(研究数据异质性较大)。
注:数据参考范围基于2010-2022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包括 Zucker et al., 2016; Olson-Kennedy et al., 2019),诊断需符合ICD-11标准:持续至少2年的跨性别认同及相关困扰,且需与单纯性别非典型行为相鉴别。儿童期诊断应遵循"观察优先"原则,避免过早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