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其他助产的单胎分娩Unspecified Other assisted single delivery
编码JB23.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assisted single delivery、未特指的其他助产的单胎分娩、其他助产的单胎分娩、助产NOS
缩写未特指其他助产单胎分娩、未特指助产单胎分娩
别名其他助产单胎分娩NOS、未特指助产分娩、未详细说明的助产单胎分娩、未特指助产方式的分娩、未明确助产手段的单胎分娩
未特指的其他助产的单胎分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分娩方式确认:
- 单胎分娩中采用非剖宫产、非产钳、非真空吸引器的助产方式(如臀牵引术/手法旋转胎位)。
- 医疗记录明确记载"其他助产"操作但未具体说明方法(符合ICD-11 JB23.Z分类)。
- 适应症满足:
- 存在至少一项核心适应症:胎儿位置异常(臀位/横位)、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3小时)、胎儿窘迫(胎心异常)。
- 分娩方式确认: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产程特征:
- 第一产程延长(初产妇>20小时)伴宫缩乏力(间隔>5分钟)。
- 胎先露下降停滞(1小时内无进展)。
- 操作指征:
- 需由高年资产科医生操作,且麻醉/新生儿团队待命。
- 禁忌症排除:
- 无绝对剖宫产指征(如前置胎盘、头盆不称)。
- 产程特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两项即可确认分娩方式分类。
- 若缺乏操作记录,需同时满足:
- 适应症(胎儿位置异常/产程延长)
- 产后病历描述特殊助产手法
二、辅助检查
-
产程监测体系:
mermaid graph TD A[产程评估] --> B1(宫颈扩张监测) A --> B2(胎先露下降评估) A --> B3(宫缩强度记录) B1 --> C1(阴道检查-每2小时) B2 --> C2(坐骨棘水平定位) B3 --> C3(触诊/宫缩监护仪) A --> D[胎儿状态评估] D --> E1(胎心监护-持续) D --> E2(羊水性状观察) E1 --> F1(基线变异度) E1 --> F2(减速类型分析) -
判断逻辑:
- 宫颈扩张停滞(2小时无变化)→ 提示宫缩乏力/胎位异常,需评估助产必要性
- 胎心晚期减速+羊水Ⅲ度污染 → 立即终止分娩(器械/手法助产)
- 臀位+宫口全开 → 优先选择臀牵引术而非剖宫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00g/L:
- 意义:增加产后出血风险,需备血及铁剂干预
- 血小板<100×10⁹/L:
- 意义:禁忌硬膜外麻醉,需输注血小板
- 血红蛋白<100g/L:
-
凝血功能:
- 纤维蛋白原<2g/L:
- 意义:提示DIC风险,立即补充凝血因子
- D-二聚体>5mg/L:
- 意义:需排查羊水栓塞
- 纤维蛋白原<2g/L:
-
动脉血气:
- pH<7.2 + BE<-8:
- 意义:胎儿酸中毒,需15分钟内结束分娩
- pH<7.2 + BE<-8:
-
C反应蛋白:
- CRP>50mg/L + 体温>38℃:
- 意义:提示绒毛膜羊膜炎,需广谱抗生素覆盖
- CRP>50mg/L + 体温>38℃:
四、操作安全警戒线
- 手法助产时限:单次操作≤30分钟
- 胎心异常响应:从发现异常到胎儿娩出≤18分钟(NICE指南)
- 产后观察重点:
- 2小时内监测子宫收缩力(防产后出血)
- 24小时评估会阴裂伤(尤其Ⅲ/Ⅳ度损伤)
参考文献:
- WHO《产时管理改进分娩体验指南》
- ACOG《产科护理共识》
- FIGO《安全分娩倡议临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