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黑素细胞痣Atypical melanocytic naevus
编码2F20.1
关键词
索引词Atypical melanocytic naevus、非典型黑素细胞痣、未特指的不典型增生痣、不典型黑素细胞痣、非典型黑色素细胞痣、多发性不典型黑素细胞痣、黑素细胞痣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轻到中度的非典型色素细胞痣、黑色素细胞痣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同义词Dysplastic naevus, unspecified
别名非典型性黑素细胞痣
(2F20.1) 非典型黑素细胞痣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无典型主观症状
- 非典型黑素细胞痣通常无症状(>90%),患者常因皮损外观异常或担心恶变就诊。
偶发症状
- 轻微瘙痒或刺痛:
- 少数患者(5%-10%)可能因局部炎症或摩擦刺激出现轻度不适,但无特异性。
- (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形态学特征:
- 大小:直径通常 >6mm(70%-90%),部分可达15mm。
- 边界:边缘不规则或模糊,呈锯齿状或地图样(80%-90%)。
- 颜色:深浅不均,混合棕褐色、黑色、红色或灰色(60%-80%),偶见中央色素减退。
- 隆起:多为轻微隆起斑块或丘疹,表面可伴皮纹加深或鹅卵石样纹理(30%-50%)。
- (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人人文库)
-
分布特征:
- 多发于躯干(39.8%)、面颈部(26.5%)及四肢(13.6%),亦可累及手足(13.2%)或头皮(5.2%)。
- (来源:百度学术《黑素细胞痣1 011例的特殊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
非典型体征(提示恶变风险)
- 快速变化:
- 短期内增大、颜色加深或出现溃疡(<5%,需警惕黑色素瘤)。
- (来源:默沙东诊疗手册)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皮肤镜检查:
- 皮沟平行模式(30%-40%):色素沿皮嵴分布,多见于良性肢端痣。
- 非典型模式(20%-30%):不规则色素网络、蓝白幕或点状血管,需结合病理评估。
- (来源:百度学术《儿童与成人肢端黑素细胞痣皮肤镜特征分析》)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细胞异型性:黑素细胞核大、核仁明显,但无侵袭性生长(100%)。
- 肩带现象:表皮内痣细胞巢向真皮侧延伸超出真皮成分(50%-70%)。
- 炎性浸润: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30%-50%)。
- (来源:豆丁网《Tyrosinase和Nestin及CD34在非典型黑素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免疫组化标志物:
- Tyrosinase:表皮层高表达(100%),真皮深层表达降低。
- Nestin:真皮深层黑素细胞阳性率增加(80%-90%),提示分化迁移特征。
- CD34:阴性(100%),区别于血管源性病变。
- (来源:同上豆丁网研究)
注:非典型黑素细胞痣需与早期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鉴别。皮肤镜结合组织病理是诊断金标准。家族性非典型多发性痣-黑色素瘤综合征(FAMMM)患者需终身随访,建议每年一次全身皮肤检查(默沙东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