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未特指的发作Unspecified Schizophrenia

更新时间:2025-06-18 21:32:19
编码6A20.Z

关键词

索引词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未特指的发作、精神分裂症、畸张型精神分裂症(废用)、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废用)、残留型精神分裂症(废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废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未特指状态、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单纯;精神分裂症
缩写Jing-Shen-Fen-Lie-Zheng、SZ
别名精神分裂、分裂症、疯病、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未特指的发作(ICD-11:6A2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组合(需满足至少2项,持续≥1个月):
      • 阳性症状:妄想、幻觉(听幻觉为主)、思维形式障碍
      • 阴性症状:情感平淡、意志减退、言语贫乏
      • 认知功能障碍:工作记忆损害、社会认知缺陷
      • 行为紊乱:紧张症样表现或严重行为异常
    • 病程标准
      • 症状持续≥6个月(含前驱期/残留期)
      • 排除物质滥用、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
  2. 支持条件

    • 功能损害:社会/职业功能显著低于病前水平(CGI≥4分)
    • 生物学标记支持(非必需但具提示意义):
      • MRI显示前额叶/海马体积减少(较同龄减少≥5%)
      • 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延长(>350ms)
  3. 排除标准

    • 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
      • 甲状腺功能异常(TSH超出0.4-4.0 mIU/L)
      • 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MDA受体抗体阴性)
      • 物质诱发精神病(尿液毒理筛查阴性)

二、辅助检查

  1. 心理评估工具树

    ┌─标准化诊断工具
    │ ├─SCID-5(金标准临床访谈)
    │ └─MINI 7.0(快速筛查)
    ├─症状量化评估
    │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60提示中重度)
    │ └─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排除抑郁共病)
    └─认知功能评估
    ├─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
    └─数字符号替换测验(DSST,<40分提示损害)

  2. 判断逻辑

    • PANSS评分
      • 阳性症状子量表≥16分 + 阴性症状子量表≥15分 → 符合核心症状标准
      • 总分≥75分需优先考虑住院治疗
    • MRI结构分析
      • 前额叶灰质体积<800cm³(正常成人850-1000cm³)支持诊断
      • 海马体积<3.0cm³(正常3.5-4.5cm³)提示神经发育异常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代谢指标

    • 催乳素升高(>25ng/mL):
      • 提示D2受体拮抗剂(如利培酮)的副作用,需调整药物
    •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HbA1c≥6.5%):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奥氮平)致代谢综合征风险
  2. 神经电生理

    • P300潜伏期>350ms
      • 反映注意/信息处理速度缺陷,与阴性症状严重度正相关
  3. 药物浓度监测

    • 氯氮平血药浓度(治疗窗350-600ng/mL):
      • <250ng/mL提示疗效不足,>900ng/mL需警惕粒细胞缺乏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第一步:通过SCID-5/PANSS确认症状组合及病程
  2. 第二步:甲状腺功能/毒理筛查排除器质性病因
  3. 第三步:MRI/P300辅助评估生物学基础
  4. 第四步:MCCB量化认知损害程度指导康复

参考文献

  • DSM-5(美国精神病学会, 2013)
  •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WHO, 2022)
  • NICE精神分裂症诊疗指南(CG178, 202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