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依赖Unspecified Stimulant dependence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

更新时间:2025-06-18 23:13:24
编码6C46.2Z

关键词

索引词Stimulant dependence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未特指的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依赖、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依赖、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但除外咖啡因和可卡因)成瘾
缩写ATS-依赖、MA-依赖、MXE-依赖
别名安非他明依赖、冰毒依赖、麻古依赖、摇头丸依赖

未特指的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依赖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行为学诊断
      • 依据ICD-11标准,满足以下≥3项核心依赖特征持续≥12个月:
      • 强烈的用药渴求
      • 控制使用能力显著受损
      • 优先于其他生活活动
      • 耐受性发展(需增加剂量维持效果)
      • 戒断症状出现(停药后生理/心理不适)
      • 持续使用不顾后果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物质使用模式异常
      • 持续或反复使用兴奋剂(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
      • 使用频率和剂量超出预期
    • 社会功能损害
      • 因使用导致工作/学业/人际关系显著受损
    • 时间阈值
      • 症状持续≥12个月(DSM-5要求)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 生理指标
      • 静息心率≥100次/分,收缩压≥140mmHg
      • 体重指数(BMI)≤18.5(提示营养不良)
    • 心理行为阈值
      •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
      • 贝克抑郁量表(BDI)≥20分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采集] A --> C[体格检查] B --> D[使用模式/频率] B --> E[社会功能损害] C --> F[心血管系统] C --> G[神经系统] F --> H[心电图] G --> I[神经反射] A --> J[实验室筛查] J --> K[尿液毒理检测] J --> L[血液生化] J --> M[肝功能] A --> N[影像学检查] N --> O[脑部MRI] N --> P[心脏超声]

  2. 判断逻辑

    • 尿液毒理检测
      • 阳性(检出苯丙胺代谢物):支持近期使用(窗口期2-4天)
      • 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需结合头发检测(反映3个月使用史)
    • 脑部MRI
      • 前额叶皮层/伏隔核体积缩小→提示神经适应性损伤
    • 心电图
      • ST段压低或QT间期延长→警示心血管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尿液毒理 苯丙胺代谢物阳性 证实近期使用;结合行为评估可诊断依赖 启动多学科干预(药物+心理治疗)
肝功能 ALT/AST > 2倍正常值 提示肝细胞损伤(药物毒性或合并肝炎) 保肝治疗+暂停兴奋剂
电解质 血钾<3.5 mmol/L 低钾血症(与食欲减退/呕吐相关)→心律失常风险 静脉补钾+监测心电图
炎症指标 CRP > 10 mg/L 系统性炎症反应(常见于戒断期) 抗炎治疗+症状管理
脑MRI 前额叶体积↓ > 10% 认知控制功能受损→决策力下降/冲动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CBT)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核心确诊:依赖行为模式(ICD-11标准)结合尿液毒理阳性。
  2. 辅助支持
    • 生理异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 影像学脑结构改变
  3. 鉴别重点
    • 排除可卡因依赖(尿检可区分)
    • 鉴别原发性精神障碍(如双相情感障碍)

参考文献

  • 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
  • DSM-5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医学会)
  • 《苯丙胺类兴奋剂使用相关障碍诊断治疗指导原则》(国家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