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乳房创伤性切断Unspecified Traumatic amputation of breast
编码NB33.1Z
关键词
索引词Traumatic amputation of breast、未特指的乳房创伤性切断、乳房创伤性切断
缩写乳腺创伤性切断
别名乳房切割伤、乳腺切割伤、乳房切伤、乳腺切伤、乳房切断伤、乳腺切断伤、乳房创伤性离断、乳腺创伤性离断
未特指的乳房创伤性切断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直接创伤证据:
- 明确目击或影像学证实乳房组织部分/完全离断(皮肤及皮下组织连续性中断,乳腺腺体暴露或缺失)。
- 创伤机制确认:
- 明确高能量外力作用史(交通事故、锐器伤、机械绞轧等),且外力方向与损伤部位吻合。
- 直接创伤证据:
-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外伤史:发病前24小时内存在明确高能量乳房区域创伤事件。
- 典型体征:
- 乳房轮廓不完整伴活动性出血(动脉喷射/静脉渗出)。
- 可见皮下组织或腺体撕裂暴露。
- 影像学支持:CT或超声显示乳腺组织断裂/缺失(需排除肿瘤性病变)。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疼痛与感觉异常:剧烈疼痛(VAS≥7分)伴局部麻木或刺痛。
- 失血性休克指征: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00次/分 + 血红蛋白<80g/L(急性期)。
- 感染风险标志:
- 延迟就诊>6小时 + 伤口污染(泥土、油污等) + 体温>38℃。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创伤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外伤史+典型体征)。
- 至少两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X线胸片] B --> B2[超声检查] B --> B3[CT扫描] C --> C1[全血细胞计数] C --> C2[凝血功能] C --> C3[感染指标] D --> D1[神经感觉测试] D --> D2[血管 Doppler]
判断逻辑:
-
X线胸片:
- 目的:筛查肋骨骨折、气胸、异物残留。
- 阳性标准:肋骨骨折错位>2mm 或 肺野透亮度增高(气胸)。
- 关联性:阳性结果需紧急处理胸腔并发症,阴性不排除乳腺损伤。
-
超声检查:
- 目的:评估软组织损伤深度、血肿范围及血管完整性。
- 阳性标准:
- 乳腺腺体层连续性中断。
- 无回声区(血肿)直径>3cm。
- 血管频谱消失(动脉离断)。
- 优先级:首选床边快速检查,指导止血决策。
-
CT扫描:
- 目的:三维重建损伤范围,评估胸壁深层结构。
- 阳性标准:
- 乳腺脂肪-腺体界面断裂。
- 对比剂外溢(活动性出血)。
- 适用场景:超声诊断不明或疑似胸内脏器损伤时。
-
神经感觉测试:
- 目的:量化第4-6肋间神经损伤程度。
- 方法:针刺觉/温度觉分级(0-10分),<5分提示严重神经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血红蛋白(Hb)<100g/L:
- 意义:急性失血>500ml,需紧急输血(目标Hb>80g/L)。
- 白细胞(WBC)>12×10⁹/L:
- 意义:创伤应激或早期感染,若伴中性粒细胞>85%提示细菌感染。
- 血红蛋白(Hb)<100g/L:
-
凝血功能:
- PT>15秒 或 APTT>40秒:
- 意义:凝血功能障碍,需输注FFP(新鲜冰冻血浆)。
- D-二聚体>5mg/L:
- 意义: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风险,需抗凝治疗。
- PT>15秒 或 APTT>40秒:
-
感染指标:
- CRP>50mg/L + PCT>2ng/mL:
- 意义:严重细菌感染,需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血培养阳性:
- 意义:继发败血症,需根据药敏调整抗生素。
- CRP>50mg/L + PCT>2ng/mL:
-
电解质与肾功能:
- 血钾<3.5mmol/L + 肌酐>130μmol/L:
- 意义:失血性休克致肾前性肾损伤,需扩容+监测尿量。
- 血钾<3.5mmol/L + 肌酐>130μmol/L: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直接创伤证据(目击/影像)结合典型体征(离断+出血)。
- 检查策略:
- 急性期:超声/X线快速评估→控制出血。
- 稳定期:CT明确损伤范围→手术重建规划。
- 实验室预警:
- Hb骤降→输血,WBC/PCT升高→抗感染,凝血异常→纠正凝血病。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第10版
- 《创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ICD-11创伤分类标准(代码NB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