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Unspecified Superficial injury of hip or thigh
编码NC70.Z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injury of hip or thigh、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
缩写NC70-Z
别名未明确的髋或大腿擦伤、未明确的大腿挫伤、未特指髋部挫伤、未特指大腿擦伤、未特指髋部擦伤、未明确的髋或大腿外伤、未明确的髋或大腿表面创伤
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创伤史:
- 明确的髋或大腿区域外伤史(如跌倒、撞击、摩擦等),损伤后立即出现症状。
- 典型体征:
- 局部皮肤颜色改变(瘀斑/青紫)伴触诊压痛。
- 排除深层组织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
- 创伤史: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症状三联征(需满足至少两项):
- 局部疼痛(VAS评分≥3分)
- 可观察的肿胀(与健侧对比周长增加≥1cm)
- 关节活动受限(主动活动范围减少≥20%)
- 损伤特征:
- 皮肤完整性未破坏(无开放性伤口)。
- 症状呈自限性(3-7天内自然缓解)。
- 症状三联征(需满足至少两项):
-
排除标准:
- 影像学提示骨折/脱位(X线/CT阴性)。
- 无神经血管损伤体征(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X线检查} B -->|阴性| C[确诊浅表损伤] B -->|可疑深层损伤| D[超声检查] D -->|血肿/积液| E[保守治疗] D -->|复杂损伤| F[MRI检查] F -->|筋膜/韧带损伤| G[专科转诊] -
检查项目判断逻辑:
- X线检查:
- 目的:排除骨折/脱位(灵敏度>95%)。
- 判断:骨骼结构完整→支持浅表性损伤诊断。
- 超声检查:
- 目的:评估血肿范围及软组织层次(特异性85%)。
- 判断:皮下层高回声血肿(>5mm厚度)需加压治疗。
- MRI检查:
- 适应证:持续疼痛>2周或功能障碍。
- 判断:T2高信号限于皮下组织→确认浅表性损伤。
- X线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常规检查: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10×10⁹/L → 提示继发感染(发生率<5%)。
- 处理:伤口细菌培养+经验性抗生素。
- C反应蛋白(CRP):
-
10 mg/L → 提示持续炎症反应(需复查超声)。
-
- 血常规:
-
特殊检查:
- D-二聚体:
- 阳性(>0.5 mg/L)→ 需排除深静脉血栓(尤其制动患者)。
- 肌酸激酶(CK):
-
200 U/L → 提示肌肉层受累(需重新评估损伤深度)。
-
- D-二聚体: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诊断路径:
- 创伤史 + 瘀斑/压痛 + X线阴性 → 确诊浅表性损伤。
- 预警指征:
- 血肿直径>5cm或CK升高 → 升级超声/MRI评估。
- 治疗原则:
- RICE方案(休息/冰敷/加压/抬高)为主,90%病例2周内恢复。
参考文献:
- WHO《损伤外部原因分类指南》ICD-11
- AAOS《肌肉骨骼损伤诊疗指南》
- UpToDate《软组织创伤管理》临床循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