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拇趾的劳损或扭伤Unspecified Strain or sprain of great toe
编码ND14.9Z
关键词
索引词Strain or sprain of great toe、未特指的拇趾的劳损或扭伤、拇趾的劳损或扭伤、strain or sprain of big toe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strain or sprain of first toe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缩写MTS、MTP-SPRAIN-ND149Z
别名拇趾损伤、大脚趾损伤、拇趾扭挫伤、大脚趾扭挫伤、拇趾扭拉伤、大脚趾扭拉伤、拇趾扭伤未特指、大脚趾扭伤未特指
未特指的拇趾的劳损或扭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 显示软组织损伤证据:
- 矢状位/冠状位T2加权像显示拇趾伸/屈肌腱、跖板或侧副韧带连续性中断、信号增高(水肿或出血)。
- 动态超声检查显示韧带或肌腱纤维撕裂(部分性或完全性)。
- MRI 显示软组织损伤证据:
-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要素):
- 明确外伤史:急性损伤(运动/跌倒)或慢性重复性应力史(特定职业/运动)。
- 典型体征三联征:
- 第一跖趾关节局部肿胀(视诊/触诊阳性)。
- 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受限(背屈<30°或跖屈<15°)。
- 特定解剖点压痛(如跖板、内侧副韧带附着点)。
-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疼痛特征:负重时疼痛加重(VAS评分≥4分),休息缓解。
- 瘀斑出现:损伤后24-72小时皮下瘀斑(提示毛细血管破裂)。
- 排除性证据: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需满足)。
- 高风险因素:存在拇趾外翻、高弓足或糖尿病神经病变。
-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金标准或同时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2项必须条件+≥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视诊:肿胀/瘀斑) B --> B2(触诊:压痛点定位) B --> B3(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1[X线:排除骨折] C --> C2[超声:动态评估韧带连续性] C --> C3[MRI:软组织损伤分级]
D --> D1(单足站立测试) D --> D2(步行步态分析) D --> D3(踮脚能力评估)
判断逻辑
-
X线:
- 阴性意义:排除骨折/脱位,支持单纯软组织损伤诊断。
- 阳性处理:发现骨折需立即转骨科。
-
超声:
- 异常解读:
- 韧带低回声区(部分撕裂)→ II级损伤
- 纤维完全中断+血肿→ III级损伤
- 关联检查:阳性结果需MRI确认损伤范围。
- 异常解读:
-
MRI:
- 分级逻辑:
- I级:T2信号增高(水肿),纤维连续 → 保守治疗
- II级:部分纤维断裂+周围水肿 → 支具固定
- III级:完全断裂+断端回缩 → 手术评估
- 鉴别价值:区分肌腱炎(弥漫信号增高)与急性撕裂(局灶中断)。
- 分级逻辑:
-
功能测试:
- 单足站立失败:提示关节稳定性丧失(III级损伤可能)。
- 步态异常:患侧支撑期缩短→生物力学代偿。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注: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以下为关联检查解读
-
炎症标志物:
- CRP >5 mg/L:提示继发滑膜炎(需排查感染性关节炎)。
- ESR >20 mm/h:持续升高需评估慢性炎症(如反应性关节炎)。
-
血糖监测:
- 空腹血糖 >7.0 mmol/L: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需强化保护措施,预防Charcot关节。
-
尿酸检测:
- 血尿酸 >420 μmol/L:排除痛风性关节炎(拇趾类似症状)。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首诊:依据外伤史+体征三联征初步诊断。
- 影像分层:
- 首选X线排除骨损伤 → 阴性者行超声筛查 → 超声异常/顽固疼痛者升级MRI。
- 治疗导向:
- I级: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
- II级:功能性支具固定3-6周
- III级:骨科会诊评估手术修复
参考文献:
- ACR《肌肉骨骼损伤影像学适用标准》(2023)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软组织损伤分级)
- EULAR《足踝疾病诊疗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