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位于大腿水平后部肌群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the posterior muscle group at thigh level
编码NC76.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of the posterior muscle group at thigh level、未特指的位于大腿水平后部肌群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位于大腿水平后部肌群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
缩写大腿后部肌群损伤、大腿后侧肌肉损伤、大腿后侧筋膜损伤、大腿后侧肌腱损伤
别名大腿后侧软组织损伤、腘绳肌损伤、半腱肌损伤、半膜肌损伤、股二头肌损伤、大腿后侧拉伤、大腿后侧扭伤
位于大腿水平后部肌群的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撕裂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检查:显示肌肉纤维连续性中断、局部水肿或血肿形成(敏感性95%,特异性90%)。
- 超声检查:动态观察发现肌肉收缩时断端分离≥1cm(特异性85%)。
-
必须条件:
- 急性创伤史:明确的外伤机制(如短跑冲刺、踢腿动作或直接撞击)。
- 特征性疼痛:大腿后侧突发锐痛,VAS评分≥7分。
- 功能障碍:无法完成单腿站立或直腿抬高动作(髋关节屈曲<30°)。
-
支持条件:
- 触诊异常:可触及肌肉凹陷(完全断裂)或局部硬结(部分断裂)。
- 瘀斑形成:损伤后24-48小时出现沿肌束走行的皮下瘀斑。
- 肌力下降:患侧腘绳肌等速肌力测试显示峰力矩下降≥30%。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影像学检查
├─MRI(首选)
├─超声(动态评估)
└─X线(排除骨折)
└─功能评估
├─直腿抬高试验
├─等速肌力测试
└─步态分析
└─实验室检查
├─CK-MB(严重损伤时升高)
└─CRP(急性期反应) -
判断逻辑:
- MRI 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肌肉水肿或出血,完全断裂可见"回缩征"。
- 超声探头加压试验:疼痛加重伴肌肉结构紊乱提示急性损伤。
- 等速肌力测试:腘绳肌离心收缩力量下降更具诊断价值。
- CK-MB>25 U/L:提示广泛肌肉损伤,需警惕筋膜室综合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CK-MB升高(参考值<24 U/L):
- 轻度升高(25-50 U/L):提示局部肌肉损伤,建议48小时后复查。
- 显著升高(>50 U/L):需排除心肌损伤或横纹肌溶解,立即检测肌红蛋白。
-
CRP升高(参考值<10 mg/L):
- 10-5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结合影像学判断损伤程度。
- >50 mg/L:警惕感染性并发症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
D-二聚体(参考值<0.5 mg/L):
- 0.5-2.0 mg/L:可能伴发深静脉血栓,建议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四、分级诊断标准
分级 | 影像学特征 | 临床表现 | 处理原则 |
---|---|---|---|
I级(轻度) | MRI显示<5%肌纤维断裂 | 可独立行走,直腿抬高>45° | RICE原则+理疗 |
II级(中度) | 5-50%肌纤维断裂 | 跛行步态,主动屈膝受限 | 支具固定4-6周 |
III级(重度) | 完全断裂伴断端回缩>3cm | 无法负重,触及明显凹陷 | 手术修复 |
参考文献:
- 《运动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第5版)腘绳肌损伤章节
- 2024年国际肌肉骨骼超声协会《肌肉损伤影像诊断专家共识》
- 《创伤骨科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