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胸部开放性伤口Unspecified Open wound of thorax
编码NA81.Z
关键词
索引词Open wound of thorax、未特指的胸部开放性伤口、胸部开放性伤口、胸壁开放性伤口NOS、胸壁开放性伤口、胸部未特指部位的开放性伤口、胸部穿透伤、胸部锐器伤、胸前壁开放性伤口、胸后壁开放性伤口、背部开放性伤口NOS
缩写胸壁开放伤
别名胸壁穿通伤、胸壁开放性创伤
未特指的胸部开放性伤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直视检查确认胸膜穿透:伤口深达胸膜腔,可观察到胸腔内容物(如肺组织)或听到空气进出胸腔的吸吮声。
- 影像学直接证据:CT扫描显示胸壁全层缺损伴胸腔与外界相通(如气体/液体经伤口进入胸腔)。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胸壁全层穿透:皮肤、肌肉、胸膜连续性破坏,形成胸腔-外界通道。
- 开放性气胸/血胸证据:
- 听诊患侧呼吸音消失伴叩诊鼓音(气胸)或浊音(血胸)。
- 影像学显示胸腔积气(>30%肺野)或积液(肋膈角消失)。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局部体征:伤口周围皮下气肿(触诊捻发音)或活动性出血。
- 呼吸循环障碍:
- 呼吸频率>24次/分 + 氧饱和度<92%(未吸氧)。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00次/分。
- 感染风险标志:体温>38℃ + 白细胞计数>12×10⁹/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初步评估]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动态监测] B --> B1[伤口检查:吸吮声/出血量] B --> B2[生命体征:呼吸/循环] C --> C1[X线胸片:气胸/血胸] C --> C2[胸部CT:损伤范围/异物] C --> C3[超声:胸腔积液量] D --> D1[血气分析:氧合状态] D --> D2[中心静脉压:容量状态]
判断逻辑:
- 伤口检查:
- 吸吮声→开放性气胸(需立即封闭包扎);活动性喷血→大血管损伤。
- 影像学层级:
- X线初筛气胸/血胸→CT明确损伤深度→超声动态监测积液量。
- CT发现纵隔气肿→警惕气管/食管破裂。
- 动态监测:
- PaO₂<60mmHg→呼吸衰竭风险;CVP<5cmH₂O→失血性休克进展。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12×10⁹/L→感染/应激;<4×10⁹/L→免疫功能抑制(脓毒症风险) |
动脉血气 | PaO₂: 80-100 mmHg | <60 mmHg→呼吸衰竭;PaCO₂>45 mmHg→通气障碍(需机械通气) |
凝血功能 | PT: 11-13.5秒 | >15秒→凝血障碍(提示大出血或DIC);纤维蛋白原<1.5g/L→需输注凝血因子 |
血清乳酸 | <2 mmol/L | >4 mmol/L→组织低灌注(休克恶化标志);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炎症标志物 | CRP: <5 mg/L | >50 mg/L→继发感染(脓胸风险);PCT>0.5 ng/mL→细菌性感染需抗生素升级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胸壁全层穿透+开放性气胸/血胸证据(临床+影像学)。
- 检查优先序:生命体征→伤口评估→影像学(CT为金标准)→实验室动态监测。
- 危急值预警:
- 乳酸>4 mmol/L + 收缩压<90mmHg→立即启动创伤输血流程。
- PaO₂<60mmHg + 呼吸窘迫→紧急胸腔闭式引流。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胸部创伤诊治专家共识》
- EAST《胸部穿透伤管理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