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胸部气管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thoracic trachea
编码NB32.5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thoracic trachea、未特指的胸部气管损伤、胸部气管损伤
缩写CTI
别名胸部气道伤害、不明原因胸部气管伤、胸气管创伤不详
未特指的胸部气管损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支气管镜检查直接可视化:观察到气管壁连续性中断、撕裂或穿孔(敏感性>95%)。
- 手术探查确认:开胸术中明确气管结构破坏(适用于危重病例)。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外伤史:钝器伤(车祸/坠落)、穿透伤(锐器/枪弹)或医源性损伤(插管后)。
- 三联征至少两项:
- 急性呼吸困难伴喘鸣(吸气性/呼气性)
- 咳血或血性分泌物
- 颈部/胸部皮下气肿(触诊捻发音)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显示气管壁缺损、气管旁积气(敏感度>90%)
- X线示纵隔气肿或气胸(阈值:气胸量>20%)
- 动脉血气异常:PaO₂<60 mmHg 伴呼吸性酸中毒(pH<7.35)
- 喉返神经损伤证据:喉镜见声带麻痹(左侧高发)
- 影像学证据: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胸部X线)
A --> B2(动脉血气分析)
A --> B3(血常规+CRP)
B1 --> C1[异常:纵隔气肿/气胸]
B2 --> C2[异常:低氧血症/酸中毒]
B3 --> C3[异常:白细胞↑/CRP↑]
C1 & C2 & C3 --> D[高级影像]
D --> E1(胸部CT)
D --> E2(支气管镜)
E1 --> F1[明确损伤位置/范围]
E2 --> F2[直视下确诊]
F1 & F2 --> G[治疗方案制定]
判断逻辑
-
胸部X线:
- 纵隔气肿→提示气管/支气管破裂
- 气胸量>30%→需立即胸腔闭式引流
- 气管偏移→排除张力性气胸
-
胸部CT(薄层扫描):
- 气管壁不连续→直接诊断损伤(特异性98%)
- 合并肋骨骨折/肺挫伤→提示钝性伤机制
-
纤维支气管镜:
- 黏膜撕裂/软骨暴露→Ⅰ-Ⅱ级损伤(保守治疗)
- 气管全层断裂→Ⅲ-Ⅳ级损伤(手术修复)
-
动脉血气:
- PaO₂/FiO₂<300→急性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
- PaCO₂>50 mmHg→通气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动脉血气 | PaO₂<60 mmHg | 低氧血症→气管阻塞/肺不张 | 高流量给氧,评估插管指征 |
pH<7.35 + PaCO₂>45 | 呼吸性酸中毒→通气功能障碍 | 调整通气参数或机械通气 | |
血常规 | WBC>12×10⁹/L | 急性炎症反应/潜在感染风险 | 经验性抗生素覆盖G⁺/G⁻菌 |
C反应蛋白(CRP) | >50 mg/L | 组织损伤严重度指标 | 动态监测,>100 mg/L警惕脓胸并发症 |
D-二聚体 | >500 μg/L | 排除肺栓塞(尤其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史) | 行CT肺动脉造影 |
血清乳酸 | >2 mmol/L | 组织灌注不足→休克早期表现 | 快速补液,血流动力学支持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紧急评估:
- ABC原则(气道优先):皮下气肿+呼吸困难→立即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
- 影像学阶梯:
- X线初筛→CT定位损伤→支气管镜确诊分级
- 实验室预警:
- 低氧血症+乳酸升高→启动创伤团队多学科协作
- 并发症监测:
- 纵隔气肿扩大/脓毒症指标→每日复查CT+血培养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 ESTS《欧洲胸外科医师学会气管损伤管理共识》
- 《胸外科年鉴》2023年气管创伤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