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心脏瓣膜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heart valve

更新时间:2025-06-19 03:03:28
编码NB31.4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heart valve、未特指的心脏瓣膜损伤、心脏瓣膜损伤
缩写心瓣膜损伤
别名心脏瓣膜受损、心瓣膜受损、心脏瓣膜病损、心瓣膜病损、心脏瓣膜病变、心瓣膜病变

未特指的心脏瓣膜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
      • 明确显示至少一个心脏瓣膜存在结构性异常(瓣叶增厚>3mm、钙化、连枷样运动等)或功能性异常(瓣口面积缩小或反流面积≥20%)
      • 伴血流动力学改变证据(跨瓣压差≥20mmHg或有效反流口面积≥0.2cm²)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客观影像学证据
      • 超声心动图证实瓣膜结构/功能异常(符合上述金标准)
    • 典型临床表现
      • ≥2项核心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或呼吸困难+心悸)
      • ≥1项典型体征(心脏杂音或心界扩大)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病理生理学证据
      • 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或左室舒张末径(LVEDD)>55mm
      • 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
    • 实验室支持证据
      • NT-proBNP >300 pg/mL(排除肾衰)
      • 高敏肌钙蛋白(hs-cTnT)>14 ng/L(提示心肌损伤)
    • 心电图特征
      • 左房扩大(P波时限>120ms)或心室肥厚(Sokolow-Lyon指数>35mm)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疑似瓣膜损伤] --> B[初步筛查] B --> B1[超声心动图] B --> B2[心电图] B --> B3[胸部X线] A --> C[病因鉴别] C --> C1[血培养] C --> C2[风湿指标 ASO+CRP] C --> C3[自身抗体谱] A --> D[严重度评估] D --> D1[心脏MRI] D --> D2[冠脉CTA] D --> D3[右心导管]

  2.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瓣膜狭窄:主动脉瓣口面积<1.0cm²(重度)或平均压差>40mmHg
    • 瓣膜反流:反流容积≥60mL(重度)或反流分数≥50%
    • 心脏MRI
    • 瓣膜反流量>30%左室每搏量或心肌纤维化(晚期钆增强)提示失代偿
    • 右心导管
    •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5mmHg提示左心功能不全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NT-proBNP

    • 900 pg/mL:提示心力衰竭(敏感度92%),需强化利尿治疗

    • 1800 pg/mL:预示1年死亡率增加3倍

  2. 高敏肌钙蛋白(hs-cTnT)

    • 50 ng/L:提示心肌损伤(瓣膜病变继发心肌缺氧)

    • 动态升高>20%:需排查急性冠脉综合征
  3.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抗链O(ASO)>200 IU/mL:支持风湿活动
    • 降钙素原>0.5 ng/mL: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
  4.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00 g/L:需排查慢性病贫血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 血小板<100×10⁹/L:警惕抗磷脂综合征或药物性损伤
  5. 凝血功能

    • INR>4.5(未抗凝者):提示肝功能不全或DIC风险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确诊路径
    • 首选超声心动图(敏感度95%)→ 异常者完善病因检查 → 终末器官损伤评估
  2. 鉴别重点
    • 感染性心内膜炎:满足Duke标准(2项主要或1项主要+3项次要)
    • 风湿活动:Jones标准(2项主要或1项主要+2项次要表现)
  3. 预警征象
    • 晕厥+主动脉瓣狭窄→猝死风险↑(需72小时内干预)
    • 急性肺水肿+二尖瓣反流→急诊手术指征

参考文献

  • 《2021 ESC/EACTS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2版
  • 《ACC/AHA心脏瓣膜病诊断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