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dorsal vein of foot
编码ND16.2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dorsal vein of foot、未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足背静脉损伤
缩写ZBJSMSS、Dorsal-Vein-of-Foot-Injury-ND162Z
别名足背静脉伤、脚背静脉受损
未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ND16.2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静脉造影/CTV显示足背静脉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渗或血栓形成(国际血管外科学会标准)。
- 超声多普勒检测到静脉血流中断或逆向血流(≥2 cm/s反向血流)。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外伤史:足背部直接外力作用史(撞击、穿刺、手术操作)。
- 典型三联征:
- 局部肿胀(患侧足背周径比对侧增加≥1.5 cm)
- 自发性/加压性疼痛(VAS评分≥4分)
- 活动受限(踝关节背屈角度减少≥30%)
-
支持条件(加强诊断依据):
- 出血证据:
- 开放性伤口可见静脉性出血(暗红色非搏动性出血)
- 闭合性损伤伴进行性血肿(24小时内血肿扩大≥20%)
- 皮肤改变:
- 瘀斑面积≥3 cm² 或 皮肤张力性水疱形成
- 血流动力学异常:
-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对比健侧)
- 出血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足背静脉损伤检查体系]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实验室筛查]
B --> B1[超声多普勒] B --> B2[CT静脉造影 CTV] B --> B3[MR静脉造影 MRV] B --> B4[直接静脉造影]
C --> C1[踝臂指数 ABI] C --> C2[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 C --> C3[负重疼痛测试]
D --> D1[凝血功能] D --> D2[血常规] D --> D3[D-二聚体]
判断逻辑:
-
超声多普勒(首选):
- 阳性标准:静脉管腔塌陷+血流信号消失 → 提示完全断裂
- 临界值:反向血流速度≥2 cm/s → 提示瓣膜损伤
-
CT静脉造影:
- 判断逻辑:造影剂外渗范围>1 cm³ → 需急诊手术
- 与超声关系:超声不确定时升级检查
-
踝臂指数(ABI):
- 异常意义:ABI≤0.9 → 提示静脉回流障碍
- 动态监测:24小时内下降≥0.15 → 提示进行性损伤
-
凝血功能筛查:
- 优先顺序:仅当存在活动性出血时启动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D-二聚体 | <0.5 mg/L | >1.0 mg/L提示血栓形成风险(需结合影像学) |
血小板计数 | 150-400×10⁹/L | <100×10⁹/L增加自发出血风险 |
纤维蛋白原 | 2-4 g/L | <1.5 g/L需警惕凝血功能障碍 |
血红蛋白 | ♂130-175 g/L ♀120-150 g/L | 24小时内下降>2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 |
PT/APTT | PT 11-13.5s APTT 25-35s | 延长>1.5倍需纠正凝血功能后才能手术 |
综合解读原则:
- D-二聚体升高必须结合影像学排除血栓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是急诊干预指征
- 凝血异常时禁止有创操作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外伤史 + 三联征 → 初步诊断
- 确诊:超声/CTV显示静脉中断 → 金标准确认
- 风险评估:
- ABI动态监测 → 判断静脉功能
- D-二聚体+血红蛋白 → 评估血栓/出血风险
- 手术指征:
- 造影剂外渗 >1 cm³
- 进行性血肿扩大
- ABI 24h内下降≥0.15
参考文献:
- 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周围血管损伤管理指南》(2023)
- 《创伤外科学》(第9版) 静脉损伤章节
- NEJM循证医学系列:四肢血管创伤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