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足背动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
编码ND16.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dorsal artery of foot、未特指的足背动脉损伤、足背动脉损伤
缩写DPAI
别名足背动脉受损、足背动脉创伤、足背动脉伤害、足背动脉破损、足背动脉损毁
未特指的足背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A/MRA/DSA显示足背动脉连续性中断、管腔狭窄>50%、造影剂外渗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 多普勒超声证实足背动脉血流信号消失或显著减弱(PSV<40 cm/s)。
- 手术探查确认:术中发现足背动脉撕裂、断裂或血栓形成。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三联征:
-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敏感性90%)
- 足部皮温下降(患侧比对侧低≥2℃)
- 进行性肿胀伴瘀斑(72小时内扩大>50%)
- 缺血性改变:
- 皮肤苍白/发绀合并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 运动感觉障碍(足趾主动活动丧失或两点辨别觉异常)
- 典型三联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外伤史(踝部锐器伤/挤压伤/医源性操作)
- 三联征中≥2项
- ABI(踝肱指数)<0.7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无创检查) C --> D[多普勒超声] C --> E[踝肱指数ABI] C --> F[节段性压力测量] A --> G(影像学确诊) G --> H[CTA] G --> I[MRA] G --> J[DSA] J --> K[手术干预决策]
判断逻辑:
-
多普勒超声:
- 血流消失→提示完全闭塞
- PSV>200 cm/s伴湍流→提示>50%狭窄
- 无回声区伴涡流→提示假性动脉瘤
-
CTA/MRA:
- 造影剂外渗=活动性出血
- 双轨征(动脉壁分离)=夹层
- 瘤样扩张伴血栓=假性动脉瘤
-
DSA:
- 金标准,可同时行栓塞治疗
- 延迟显影提示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全血细胞计数 | Hb<90 g/L | 提示活动性失血,需紧急止血 |
凝血功能 | INR>1.5 | 增加出血风险,需逆转抗凝 |
D-二聚体 | >0.5 mg/L | 提示血栓形成风险,需抗凝治疗 |
炎症指标 | CRP>50 mg/L | 提示合并感染/组织坏死,需抗生素治疗 |
肌酸激酶 | >1000 U/L | 提示肌肉缺血损伤,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血管影像(CTA/DSA)或手术探查,结合三联征(搏动消失+皮温下降+进行性肿胀)。
- 检查路径:先无创检查(超声+ABI),异常者行CTA/MRA,需干预者选择DSA。
- 实验室重点:监测Hb判断失血量,凝血功能指导止血策略,D-二聚体预警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实用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5版)
《血管外科诊疗规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2023)
ICD-11临床实践指南(WHO 2025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