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ies to the hip or thigh

更新时间:2025-06-19 02:39:23
编码NC7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ies to the hip or thigh、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损伤、未特指的大腿损伤、未特指的髋关节损伤
缩写未特指髋或大腿损伤、髋大腿不明损伤
别名髋或大腿未知伤害、不明原因的髋或大腿受伤、不确定的髋关节或大腿伤

位于髋或大腿水平未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ICD-11: NC76.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软组织成像
      显示肌肉、筋膜或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水肿或血肿征象(T2高信号),且无法明确指向特定结构(如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外伤史
      高能量创伤(车祸、高处坠落)或过度使用性损伤(运动负荷突然增加)。
    • 典型疼痛定位
      髋关节或大腿区域疼痛,活动时加剧,静息痛≥3分(VAS评分)。
    • 功能障碍
      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少≥30%(对比健侧),或负重行走能力显著受限。
    • 影像学排除骨折/脱位
      X线或CT显示无骨骼结构异常。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局部体征
      压痛(+)、肿胀(患侧周径增加≥2 cm)或瘀斑。
    • 特殊激发试验阳性
      • Thomas试验(髋屈曲挛缩)
      • Ober试验(髂胫束紧张)
    • 炎症标志物轻度升高
      CRP >5 mg/L 或 ESR >20 mm/h(非必需但支持急性期诊断)。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基础影像学] B --> B1[视诊:肿胀/瘀斑] B --> B2[触诊:压痛点定位] B --> B3[关节活动度测试] C --> C1[X线:排除骨折] C --> C2[超声:筛查血肿/撕裂] A --> D[高级评估] D --> D1[MRI:软组织损伤分层] D --> D2[肌电图:神经受累评估] D --> D3[关节液分析:排除感染]

  2. 判断逻辑

    • X线
      • 阴性结果:排除骨折/脱位,转向软组织损伤评估。
      • 阳性结果:终止NC76.Z诊断流程(归属骨折类目)。
    • 超声
      • 发现局部血肿或无回声区 → 支持急性损伤。
      • 显示纤维结构紊乱 → 提示慢性劳损。
    • MRI
      • T2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阳性 → 确诊软组织水肿/撕裂。
      • 无法明确具体受损结构(如不能区分臀肌/腘绳肌) → 符合NC76.Z诊断。
    • 肌电图
      • 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 提示合并神经损伤(如坐骨神经受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 >5 mg/L
      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警惕隐匿性感染或严重组织损伤。
    • ESR >20 mm/h
      持续升高时需排查风湿性疾病(如反应性关节炎)。
  2. 肌酸激酶(CK)

    • CK >200 U/L
      提示肌肉细胞破坏(如严重撕裂伤),>500 U/L需监测横纹肌溶解风险。
  3. 血常规

    • 白细胞 >11×10⁹/L
      可能合并感染(如开放性损伤),需加做细菌培养。
  4. D-二聚体

    • >0.5 mg/L
      提示血栓风险(长期制动患者),需超声排查深静脉血栓。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外伤史 + 定位疼痛 + 功能障碍 → MRI确认软组织损伤且未特指结构。
  • 鉴别重点
    • X线/CT排除骨折(NC70-NC75类目)
    • MRI排除特定肌肉损伤(NC76.0-NC76.4)
  • 实验室价值:辅助评估炎症程度及并发症,非诊断必需项。

参考文献

  1.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应用指南》
  2. AAOS《肌肉骨骼系统损伤诊疗指南》(2024版)
  3. 《中华骨科杂志》:"髋大腿区未特指软组织损伤的MRI诊断标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