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踝或足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ies to the ankle or foot
编码ND1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ies to the ankle or foot、未特指的踝或足的损伤、未特指的踝关节损伤、踝关节创伤、未特指的足损伤、未特指的脚趾损伤、足趾骨损伤、未特指的足跟损伤
缩写未特指踝足损伤、未特指踝或足损伤
别名不明原因的脚踝伤、不明原因的脚部伤、未明确的脚踝伤、未明确的脚部伤、未具体说明的脚踝伤、未具体说明的脚部伤
未特指的踝或足的损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特定损伤类型(如骨折、韧带撕裂等)后,结合典型临床表现确诊。
必须条件:
- 损伤机制明确:
- 存在外伤史(如扭伤、坠落、撞击等)。
- 典型体征阳性:
- 局部压痛(80%-90%病例)。
- 关节活动范围受限(70%-80%)。
- 排除特定损伤:
- X线检查排除骨折(灵敏度>95%)。
- MRI/超声排除韧带完全断裂(特异性>90%)。
支持条件:
- 症状表现:
- 疼痛(VAS评分≥4分)及肿胀持续>24小时。
- 负重功能障碍(行走困难或步态异常)。
- 风险因素符合:
- 高危人群(运动员、老年人)或高危环境暴露史。
- 炎症反应:
- 局部皮温升高或瘀斑形成(急性期)。
确诊阈值:
符合所有必须条件,并满足≥2项支持条件即可临床诊断。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X线平片]
A --> C[体格检查]
B --> D{骨折?}
D -- 阳性 --> E[CT扫描]
D -- 阴性 --> F[超声检查]
F --> G{韧带/肌腱损伤?}
G -- 阳性 --> H[MRI]
G -- 阴性 --> I[功能测试]
C --> J[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K[压痛点定位]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判断:首选排除骨折(灵敏度95%);发现撕脱骨折提示韧带损伤。
- 关系:阴性结果需结合超声评估软组织。
- 超声检查:
- 判断:动态评估韧带连续性(不全断裂:纤维不连续但无间隙);肌腱滑行异常提示腱鞘炎。
- 阈值:韧带厚度增加>20%或血流信号增强支持急性损伤。
- MRI:
- 判断:骨髓水肿(T2高信号)提示骨挫伤;韧带完全断裂表现为纤维中断+液体填充。
- 关系:当超声结果不确定或怀疑神经损伤时启用。
- 功能测试:
- 前抽屉试验:距骨前移>5mm提示距腓前韧带损伤。
- 单腿跳跃测试:无法完成提示功能性不稳。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提示并发感染(如开放性伤口感染)。
- 处理:立即清创+抗生素治疗。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 或 ESR>20 mm/h:提示严重软组织损伤或早期骨关节炎。
- 处理:加用抗炎药物并评估慢性损伤风险。
- D-二聚体:
- 升高(>0.5 mg/L):需排除深静脉血栓(长期制动患者)。
- 处理: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认。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急性期(<48小时):
- X线排除骨折 → 超声评估韧带 → RICE原则处理。
- 慢性期(>2周):
- MRI评估隐匿损伤 → 功能测试确定康复方案。
- 预警指征:
- 畸形+感觉异常 → 立即CT/MRI排除神经血管损伤。
临床要点:
"未特指的损伤"本质是排除性诊断,需通过阶梯式检查逐步排除ICD-11中ND1Y-ND1A类目的具体损伤类型(如骨折、韧带断裂等)。
权威依据:
《骨科损伤诊断国际共识》(ICOS 2023)
WHO《肌肉骨骼损伤分类指南》(ICD-11配套文件)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踝关节评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