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肋骨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rib
编码NA82.3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rib、未特指的肋骨骨折、肋骨骨折、肋骨折断、肋骨断裂、肋骨骨折NOS
缩写WTFD、未特指肋骨骨折
别名肋骨骨折-未特指、肋骨骨折-未指定、肋骨骨折-未明确、肋骨骨折-不明原因、肋骨骨折-不特定、肋骨骨折-未特别指明
未特指的肋骨骨折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CT扫描阳性:
- 薄层CT(层厚≤1mm)显示肋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明确骨折线或移位(移位≥2mm)。
- 三维重建图像明确显示骨折位置及形态特征。
- CT扫描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外伤史:明确的外力作用史(如撞击、跌倒、挤压等)。
- 影像学证据:
- X线平片(后前位+斜位)显示至少1根肋骨骨皮质不连续。
- 或超声检查显示"骨皮质阶梯征"或"彗星尾征"。
- 典型体征:
- 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前后挤压胸廓诱发骨折部位疼痛)。
- 沿肋骨走行可触及明确压痛点。
-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疼痛特征:
- 深呼吸/咳嗽时疼痛加剧(VAS评分≥4分)。
- 疼痛局限在单侧胸壁(非放射性)。
- 高危因素:
- 年龄≥65岁(骨质疏松高风险)。
- COPD病史(慢性咳嗽导致应力性骨折)。
- 并发症迹象:
- 反常呼吸运动(提示连枷胸)。
- 患侧呼吸音减弱(提示血气胸)。
- 疼痛特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初步筛查] A --> C[确诊检查] A --> D[并发症评估]
B --> B1[体格检查] B1 --> B11(胸廓挤压试验) B1 --> B12(局部触诊) B --> B2[床旁超声]
C --> C1[X线平片] C --> C2[CT扫描] C2 --> C21(薄层扫描) C2 --> C22(三维重建)
D --> D1[动脉血气分析] D --> D2[胸腔穿刺] D --> D3[腹部超声]
判断逻辑:
-
体格检查:
- 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可初筛肋骨骨折(敏感性78%),阴性不能排除。
- 骨擦感(禁止主动诱发)提示骨折移位。
-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
- 后前位+斜位可检出60-80%的骨折,但对肋软骨骨折不敏感。
- 漏诊处理: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升级至CT。
- CT扫描:
- 金标准,可识别隐匿性骨折及移位程度。
- 三维重建用于手术规划(如≥3根骨折伴移位)。
- 超声:
- "骨皮质阶梯征"(骨折直接征象)特异性>90%。
- 适用于孕妇、儿童等辐射敏感人群。
- X线平片:
-
并发症评估:
- 动脉血气分析:PaO₂<60mmHg提示呼吸衰竭(连枷胸相关)。
- 胸腔穿刺:血性胸腔积液确诊血胸(需立即引流)。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
- 参考值:4-10×10⁹/L
- 异常意义:>12×10⁹/L提示可能合并肺炎或感染性血胸。
- 血红蛋白:
- 参考值:男130-175 g/L,女120-150 g/L
- 异常意义:↓>20g/L需排查活动性出血(如肋间动脉损伤)。
- 白细胞计数:
-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
- 参考值:80-100 mmHg
- 异常意义:<60mmHg提示呼吸衰竭(连枷胸/肺挫伤)。
- 乳酸:
- 参考值:0.5-2.2 mmol/L
- 异常意义:>4mmol/L需警惕创伤性休克。
- PaO₂: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 参考值:<0.5 mg/L
- 异常意义:>5mg/L提示深静脉血栓高风险(长期卧床者)。
- D-二聚体:
-
生化指标:
- C反应蛋白(CRP):
- 参考值:<10 mg/L
- 异常意义:>50mg/L提示继发感染或炎症加重。
- C反应蛋白(CRP):
四、总结
- 确诊核心:CT显示骨皮质中断是金标准,X线/超声为初筛手段。
- 关键体征: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局部压痛是必须临床依据。
- 预警征象:
- 第1-3肋骨折→排查大血管损伤。
- 下位肋骨骨折→联合腹部超声排除肝脾破裂。
- 进行性呼吸困难→立即CT评估血气胸。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 《胸外科医师学会肋骨骨折管理共识》
- Radiology期刊《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