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足(除外踝关节)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foot, except ankle
编码ND13.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foot, except ankle、未特指的足(除外踝关节)骨折、足(除外踝关节)骨折、足骨折脱位、足骨折
缩写未特指足骨折
别名不明足骨折、不明确足部骨折、足部骨折-未特指、Unspecified-Foot-Fracture
未特指的足(除外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X线正侧位、斜位片显示足部骨骼(距骨、跖骨、楔骨、骰骨或趾骨)连续性中断,存在明确骨折线或骨皮质不连续。
- CT三维重建证实关节内骨折、粉碎性骨折或隐匿性骨折(如舟骨骨折)。
- 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体征:
- 局部压痛(+)且与影像学异常区域吻合。
- 肿胀、淤血或畸形(短缩/成角)。
- 功能障碍:
- 主动背屈/跖屈活动度下降≥50%,或无法完成单足站立。
- 典型体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影像学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可疑(如应力性骨折),需满足:
- MRI显示骨髓水肿伴T2高信号,或骨扫描显示局部核素浓聚。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X线检查 │
│ (正/侧/斜位) │
└───────┬───────┘
│
┌───────▼───────┐
│ 阴性或可疑病例 │
└───────┬───────┘
├─────────► CT扫描(关节内/粉碎性骨折评估)
└─────────► MRI(隐匿性骨折/韧带损伤评估) -
判断逻辑:
- X线检查:
- 灵敏度约75%-85%,可发现移位>2mm的骨折,但对微小骨折(如舟骨)易漏诊。
- 斜位片对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检出率提高30%。
- CT检查:
- 空间分辨率达0.5mm,可清晰显示Lisfranc关节损伤、距骨穹窿骨折等复杂骨折。
- 矢状面重建对跖骨应力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95%。
- MRI检查:
- STIR序列对骨髓水肿敏感度100%,可早于X线7-10天发现应力性骨折。
- 冠状位成像可评估跖跗关节韧带完整性。
- X线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指标:
- CRP升高(>10 mg/L):提示可能合并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并发症。
- 白细胞计数>12×10⁹/L:需警惕骨髓炎风险,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
-
代谢指标:
- 血清钙<2.1 mmol/L:提示骨质疏松可能,需评估骨折风险因素。
- 25-羟维生素D<20 ng/mL:维生素D缺乏可延缓骨折愈合。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 μg/L:长期制动患者需排查深静脉血栓。
四、鉴别诊断要点
检查项目 | 骨折特征 | 鉴别疾病 | 关键差异点 |
---|---|---|---|
X线 | 骨皮质中断 | 踝关节扭伤 | 无骨性结构破坏 |
MRI | 骨髓水肿+低信号骨折线 | 骨挫伤 | 仅T2高信号无骨折线 |
骨扫描 | 局部核素浓聚灶 | 骨肿瘤 | 浓聚形态不规则/持续进展 |
五、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证据是金标准,X线为首选,复杂病例需结合CT/MRI。
- 检查选择:遵循"从简到繁"原则,避免过度依赖高级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评估并发症及基础疾病,不作为直接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足踝外科分册
- AAOS《足踝骨折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 Radiology《足部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专家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