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股骨转子间骨折Other specified Fracture of trochanteric section of femur
编码NC72.3Y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trochanteric section of femur、其他特指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大转子骨折
缩写股骨粗隆间骨折、IFF
别名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人髋部骨折、髋关节囊外骨折
其他特指的股骨转子间骨折(ICD-11: NC72.3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三维重建:
- 多层螺旋CT(层厚≤1mm)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线位于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下缘之间,且骨折形态不符合AO/OTA经典分型(如合并转子间嵴劈裂、多段骨折或累及转子下区域)。
- 影像学三维重建: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创伤史:
- 明确外伤机制(侧方跌倒、高能量冲击或下肢扭转暴力)。
- 影像学确诊:
- X线正侧位片显示转子间骨折线,且至少符合一项:
• 小转子游离骨块 > 2cm
• 大转子粉碎性骨折
• 骨折线延伸至转子下区(小转子下缘5cm内)
- X线正侧位片显示转子间骨折线,且至少符合一项:
- 功能障碍:
- 患肢主动活动丧失(无法直腿抬高或负重)。
- 典型创伤史: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证据):
- 骨质疏松证据(满足任意一项):
- 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T值 ≤ -2.5(腰椎或髋部)
- FRAX®工具评估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 20%
- 病理因素:
- 骨转移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或Paget病影像学特征。
- 年龄特征:
- ≥65岁(女性占比>70%)。
- 骨质疏松证据(满足任意一项):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影像学检查] --> B[X线平片]
A --> C[CT扫描]
A --> D[MRI]
E[实验室检查] --> F[血常规]
E --> G[凝血功能]
E --> H[生化指标]
I[功能评估] --> J[骨密度检测]
I --> K[FRAX风险评估]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骨盆正位+患髋侧位):
- 判断逻辑:
- 阳性:显示骨折线跨越转子间嵴,伴骨块移位(内侧皮质连续性中断提示不稳定)
- 阴性时需升级检查
- 与其他检查关系:初筛工具,漏诊率约12%(隐匿性骨折)
- 判断逻辑:
-
CT扫描(三维重建):
- 判断逻辑:
- 骨折分型依据:骨块数量、后内侧皮质缺损范围、关节外受累程度
- 手术规划关键:测量颈干角、前倾角
- 与其他检查关系:弥补X线不足,是复杂骨折分型的金标准
- 判断逻辑:
-
MRI:
- 判断逻辑:
- T2压脂像高信号:提示骨髓水肿(隐匿性骨折)
- 软组织评估:臀中肌肌腱是否断裂
- 与其他检查关系:适用于X线/CT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者
- 判断逻辑:
-
骨密度检测(DXA):
- 判断逻辑:
- T值≤-2.5:确诊骨质疏松,指导抗骨质疏松治疗
- T值-1.0~-2.5:骨量减少,需结合FRAX评估
- 判断逻辑: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Hb):
- <110 g/L(女性)或<120 g/L(男性):提示活动性出血或慢性失血,需输血评估
- 白细胞计数(WBC):
-
12×10⁹/L:警惕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并发症)
-
- 血红蛋白(Hb):
-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
500 μg/L:深静脉血栓高风险,需预防性抗凝
-
- INR:
-
1.5:手术出血风险增加,需调整抗凝方案
-
- D-二聚体:
-
生化指标:
-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 异常组合(如高钙+低磷):提示骨转移瘤,需骨扫描验证
- 肌酐:
-
133 μmol/L:肾功能障碍,影响麻醉药物代谢
-
- 血钙/磷/碱性磷酸酶: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
50 mg/L:提示术后感染或脂肪栓塞综合征
-
- C反应蛋白(CRP):
四、总结
- 确诊核心:CT三维重建是分型金标准,必须结合创伤史及功能障碍
- 检查策略:X线初筛 → CT明确分型 → MRI评估软组织/隐匿骨折
- 实验室重点:
- Hb监测失血,D-二聚体筛查血栓
- 钙磷谱排除病理骨折,CRP预警感染
-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必查骨密度,指导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股骨近端骨折章节
- AAOS《老年髋部骨折管理指南》(2021)
- NICE《骨质疏松: fragility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2022)
- JBJS-Am《Complex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3D-CT Classification System》(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