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其他方面未特指Trimalleolar fracture of ankle,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编码NC92.77
关键词
索引词Trimalleolar fracture of ankle, not otherwise specified、三踝骨折,其他方面未特指、三踝骨折
同义词fracture of trimalleolar、trimalleolar fracture
缩写三踝FX、TAF
别名三踝骨裂、三踝损伤、三踝断裂、内踝、外踝及后踝同时骨折、三踝复杂骨折
(NC92.77)三踝骨折,其他方面未特指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急性疼痛:
- 创伤后立即出现的剧烈疼痛,负重时加剧(常见,95%-100%)。
- 疼痛多集中于踝关节前外侧及后侧(与骨折解剖分布相关)。
-
功能丧失:
- 无法主动背屈或跖屈踝关节(高,90%-95%)。
- 患肢完全无法承重行走(高,85%-90%)。
-
感觉异常:
- 足部麻木或刺痛感(低,10%-20%),提示可能合并腓神经损伤。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三联肿胀模式:
- 内踝、外踝及后踝区域同步肿胀(特征性表现,高,80%-90%)。
- 肿胀通常在伤后2小时内快速进展。
-
畸形三联征:
- 踝关节外旋畸形(与距骨移位相关,常见,70%-85%)。
- 后踝塌陷导致跟腱轮廓异常(中等,50%-60%)。
- 内踝突出性畸形(中等,40%-55%)。
-
触诊异常:
- 骨擦感(高,60%-75%),但需谨慎检查以避免二次损伤。
- 腓骨全长压痛(特异性体征,高,80%-90%)。
影像学特征
-
X线特征:
- Mortise位:显示胫距关节间隙不对称(敏感性90%-95%)。
- 侧位:后踝骨折片移位≥2mm(诊断阈值,中等,50%-70%)。
- 双踝骨折线延伸:内踝垂直线与外踝斜行线交汇(特异性表现,高)。
-
CT三维重建:
- 后踝骨折块容积评估(必要性100%),指导手术入路选择。
- 胫骨穹顶关节面台阶>1mm(预后不良指标,中等,30%-40%)。
神经血管评估
-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低,5%-15%):提示血管压迫或损伤。
- 腓浅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中等,20%-30%):与外踝骨折移位相关。
数据来源:
- 《Rockwood and Green's Fractures in Adults》(第9版)踝关节损伤章节
-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2022年关于三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 AAOS(美国骨科医师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踝关节骨折管理(2023更新版)
注: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创伤能量正相关,高能量损伤(如车祸)更易出现开放性骨折(发生率8%-12%)及伴随韧带损伤(发生率40%-50%)。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发生率显著增高(可达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