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大隐静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greater saphenous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8 16:02:42
编码NC75.2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greater saphenous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大隐静脉损伤
缩写大隐静脉损伤、髋-大腿-大隐静脉-其他-损伤
别名大隐静脉创伤、髋关节大隐静脉伤、大腿区域大隐静脉损害、髋-大腿-大隐静脉-其他-特指-损伤

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大隐静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大隐静脉连续性中断、管壁撕裂或血栓形成,伴血流信号消失或紊乱。
      • 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成像(MRA):明确大隐静脉损伤部位、范围及伴随的血肿或软组织损伤。
    • 手术探查确认:术中直视下发现大隐静脉破裂、血栓或吻合口渗血。
  2.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史依据)

    • 外伤史:明确髋部或大腿区域遭受直接暴力(如锐器伤、钝器撞击、手术操作等)。
    • 典型症状:急性期进行性肿胀、疼痛、皮下瘀斑,或慢性期下肢水肿、色素沉着。
    • 体征:局部压痛、张力性血肿、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皮温降低但动脉搏动正常)。
  3. 阈值标准

    • 确诊:符合任意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符合“支持条件”中≥2项,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多普勒(首选)
      • 判断逻辑:评估静脉壁连续性、血流状态及血栓形成,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
    • CTA/MRA(次选)
      • 判断逻辑:三维重建显示血管解剖结构,鉴别合并动脉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征。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必要时)
      • 判断逻辑:介入治疗前精确评估损伤范围及侧支循环。
  2. 实验室检查

    • D-二聚体
      • 异常意义:>500 μg/L提示血栓形成或血管损伤,但需排除其他血栓性疾病。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异常意义:显著升高提示合并感染或创伤后炎症反应。
  3. 功能评估

    • 踝肱指数(ABI)
      • 判断逻辑:ABI>1.3提示动脉硬化可能,需排除动脉合并损伤。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1. D-二聚体

    • 参考值:<500 μg/L(FEU)。
    • 异常意义:升高提示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栓形成,需结合影像学确诊。
  2. C反应蛋白(CRP)

    • 参考值:<10 mg/L。
    • 异常意义:>50 mg/L提示严重炎症或感染,需抗感染治疗。
  3. 纤维蛋白原

    • 参考值:2-4 g/L。
    • 异常意义:>5 g/L提示高凝状态,增加血栓风险。
  4. 血常规

    • 血红蛋白:急性下降提示活动性出血;慢性期正常或轻度贫血。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外伤史、典型症状及影像学证据,超声多普勒为首选筛查手段。
  • 鉴别重点:需排除动脉损伤、深静脉血栓及骨筋膜室综合征。
  • 实验室作用:辅助评估血栓风险及炎症状态,非确诊依据。

参考文献

  • 国际血管外科学会(ISVS)《下肢静脉损伤管理指南》(2023)
  • 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创伤性血管损伤诊疗专家共识》(2022)
  • 《Rutherford血管外科学》(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