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Other specified Superficial injury of hip or thigh

更新时间:2025-06-19 00:31:31
编码NC70.Y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injury of hip or thigh、其他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髋或大腿的非热性水疱、髋或大腿的无毒昆虫咬伤、髋或大腿浅表异物、髋或大腿碎片、髋部浅表损伤、大腿浅表损伤、髋部血肿、大腿血肿
缩写髋或大腿浅表性损伤、NC70Y
别名髋部软组织损伤、大腿软组织损伤、髋部皮肤损伤、大腿皮肤损伤、髋部皮下组织损伤、大腿皮下组织损伤

其他特指的髋或大腿的浅表性损伤(ICD-11: NC7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临床评估确诊:通过病史和体格检查确认损伤仅限于皮肤及皮下组织(未达肌层或骨骼),且符合ICD-11对NC70.Y类目的定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损伤定位:明确发生在髋部或大腿区域。
    • 损伤深度限制:仅累及表皮、真皮或浅表皮下组织(深度≤3mm),无深层结构(肌肉、骨骼、关节)受累证据。
    • 损伤机制关联:存在直接外力作用(撞击、摩擦)、生物力学应力或环境暴露(昆虫叮咬、异物侵入)的明确诱因。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需满足至少2项):
      • 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
      • 肉眼可见瘀斑或皮肤颜色改变
      • 触诊压痛(+)或触及波动性血肿
    • 病程特征
      • 症状在7-14天内自发缓解
      • 无关节稳定性丧失或肌力下降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视诊:皮肤瘀斑/水疱/异物] B --> B2[触诊:压痛/血肿波动感] C --> C1[X线:排除骨折] C --> C2[超声:评估血肿大小/异物定位] D --> D1[血常规:感染筛查] D --> D2[CRP:炎症活动评估]

判断逻辑

  1. 体格检查
    • 视诊发现瘀斑/水疱→支持浅表损伤诊断;出现化脓或蜂窝织炎→提示感染并发症。
    • 触诊波动感阳性→提示皮下血肿;深压痛或骨擦感→需转影像学排除深层损伤。
  2. 影像学检查
    • X线:若阴性(无骨折征象)→强化浅表损伤诊断;若阳性→需重新评估ICD分类。
    • 超声:血肿直径>2cm→建议穿刺引流;发现异物→需手术取出。
  3. 实验室检查
    • 仅当怀疑感染时启动,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解读(见第三部分)。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0×10^9/L):
      • 意义:提示继发细菌感染(如蜂窝织炎)
      • 处理:需抗生素治疗并监测体温
    • 血小板降低(<100×10^9/L):
      • 意义:可能加重皮下出血风险
      • 处理:评估凝血功能
  2. C反应蛋白(CRP)

    • 显著升高(>10 mg/L):
      • 意义:提示持续炎症活动或感染
      • 处理:需排查深部组织感染
  3. 便常规/尿常规

    • 仅适用于特殊场景(如昆虫叮咬后全身过敏反应),非常规推荐。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诊断:基于病史+体格检查确认浅表性损伤本质(必须条件)。
  • 影像学价值:X线/超声主要用于排除深层损伤和指导血肿/异物处理。
  • 实验室作用:限用于感染或全身并发症的筛查(非诊断必需)。
  • 警示征象:若出现关节不稳、肌力下降或全身发热→需立即转诊深部损伤评估。

参考文献

  1.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创伤章节
  2. 《创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9版)
  3. 美国急诊医师学会《浅表损伤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