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趾开放性伤口Other specified Open wound of toe
编码ND12.6Y
关键词
索引词Open wound of toe、其他特指的趾开放性伤口、趾开放性伤口, 伴有趾甲损坏
别名开放性趾部创口、特殊趾开放伤、指定趾开放性创伤
其他特指的趾开放性伤口 (ND12.6Y)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直接伤口评估:通过临床视诊和触诊确认脚趾全层皮肤破损,伤口与外界相通,并伴有特定病因特征(如趾甲损坏、异物残留等)。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开放性伤口特征:
- 脚趾皮肤或软组织全层破损,伤口边缘不整齐。
- 深层组织(肌肉、肌腱、血管或神经)暴露。
- 特定病因证据:
- 存在明确的创伤机制(如锐器切割、钝器撞击、穿刺伤等)。
- 伴有趾甲损坏(趾甲碎裂、脱落或趾甲床暴露)。
- 开放性伤口特征: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感染迹象:
- 局部红肿、脓性渗出、皮温升高或发热(体温≥37.8℃)。
- 功能障碍:
- 行走困难或负重受限(需量化:如无法完成单足站立)。
- 影像学证据:
- X线/超声显示异物残留或软组织血肿(血肿直径≥2 cm)。
- 感染迹象: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伤口评估] --> B[视诊与触诊] A --> C[深度探查] B --> D[伤口边缘规则性] B --> E[组织暴露程度] C --> F[肌腱/血管损伤] G[影像学检查] --> H[X线] G --> I[超声] H --> J[骨折/异物检测] I --> K[血肿/软组织损伤] L[实验室检查] --> M[细菌培养] L --> N[血常规] -
判断逻辑:
- 视诊与触诊:
- 伤口边缘不规则 + 组织暴露 → 确认开放性伤口。
- 触及波动感 → 提示血肿或脓肿。
- X线检查:
- 高密度异物显影 → 需手术清创。
- 骨折阴性 + 软组织肿胀 → 排除骨损伤,支持单纯开放性伤口。
- 超声检查:
- 无回声区(血肿)直径 > 2 cm → 需穿刺引流。
- 肌腱连续性中断 → 需手术修复。
- 细菌培养:
- 阳性结果 + 脓性渗出 → 确诊感染并指导抗生素选择。
- 视诊与触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细菌培养(伤口分泌物):
- 阳性意义:
- 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 提示感染,需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多重耐药菌 → 需升级至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 阳性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提示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需结合CRP评估严重度。
-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75%):
- 支持急性感染,需启动抗感染治疗。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0 mg/L):
- 反映组织损伤或感染程度,>100 mg/L提示全身性感染风险。
- 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20 mm/h):
- 非特异性指标,持续升高需排查骨髓炎。
- C反应蛋白(CRP)升高(>50 mg/L):
-
血糖检测: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 提示糖尿病可能,需控制血糖以促进伤口愈合。
- 空腹血糖 > 7.0 mmol/L: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基于伤口开放性特征 + 特定病因(趾甲损坏/异物)的临床评估。
- 关键辅助检查:
- X线排除骨折/异物 → 超声评估软组织损伤 → 细菌培养指导抗感染。
- 实验室预警:
- 白细胞 + CRP同步升高 → 提示感染恶化;
- 细菌培养阳性 → 需立即靶向抗生素治疗。
参考文献:
《创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WHO《创伤急救指南》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开放性伤口处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