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踝或足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ankle or foot level

更新时间:2025-06-18 21:53:22
编码ND17.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uscle, fascia or tendon at ankle or foot level、位于踝或足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
别名其他特指踝或足肌肉筋膜肌腱损伤、特定踝部或足部软组织损伤、特殊踝或足肌肉筋膜肌腱损伤、指定踝或足肌肉筋膜肌腱损伤

位于踝或足水平其他特指肌肉、筋膜或肌腱的损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MRI(磁共振成像)
      清晰显示特定肌肉、筋膜或肌腱的连续性中断(完全断裂)、部分撕裂、水肿或纤维化改变。
      • 阈值:T2加权像高信号(水肿)或肌腱/肌肉纤维不连续(撕裂)。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损伤部位活动时疼痛(如提踵痛、足内翻痛)。
      • 局部肿胀或触及异常结构(如肌腱缺损、结节样增厚)。
    • 体征阳性
      • 特异性功能试验阳性(如跟腱损伤的Thompson试验阳性,胫后肌腱损伤的单足提踵试验阳性)。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急性创伤史
      • 踝关节过度内翻/外翻(如踩空台阶)、直接撞击伤(如运动中碰撞)。
      • 阈值:损伤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
    • 慢性劳损证据
      • 长期跑跳运动史(如田径、足球),或训练强度突然增加。
      • 阈值:症状持续>3个月且活动后加重。
    • 超声检查异常
      • 动态超声显示肌腱滑动异常、局部低回声区(水肿)或纤维连续性中断。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试验] B --> B1[MRI] B --> B2[超声] B --> B3[X线] C --> C1[Thompson试验] C --> C2[单足提踵试验] C --> C3[触诊压痛点定位]

判断逻辑

  1. MRI

    • 解读
      • T1加权像:评估肌腱结构完整性(完全断裂呈黑色信号缺失)。
      • T2加权像:检测水肿/炎症(高信号区域)。
    • 与其他检查关系:金标准,可验证超声/X线结果。
  2. 超声

    • 解读
      • 肌腱增厚>7mm或局部低回声区提示撕裂/炎症。
      • 动态检查(如踝关节活动时)观察肌腱滑动是否受限。
    • 与其他检查关系:初筛首选,异常者需MRI确诊。
  3. X线

    • 解读:排除骨折、骨赘或钙化(如跟腱止点钙化)。
    • 与其他检查关系:阴性结果不排除软组织损伤,需结合MRI/超声。
  4. 功能试验

    • Thompson试验(跟腱):俯卧位挤压腓肠肌,足无跖屈→跟腱完全断裂。
    • 单足提踵试验(胫后肌腱):患侧单足提踵困难或疼痛→胫后肌腱功能障碍。

三、实验室参考值

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注:此类损伤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实验室检查用于排除感染/代谢性疾病。

  1.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提示可能合并感染(如开放性损伤)。
    • 异常意义:需结合CRP/ESR评估感染风险。
  2. 炎症标志物

    • CRP(C反应蛋白):>10 mg/L → 提示急性炎症或感染。
    • ESR(血沉):>20 mm/h → 支持慢性炎症(如腱周炎)。
  3. 代谢指标(怀疑代谢病因时):

    • 尿酸(>420 μmol/L):痛风可能诱发肌腱炎。
    • 空腹血糖(>7.0 mmol/L):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延迟组织修复。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1. 必须条件(症状+体征) + MRI阳性 → 确诊。
    2. 支持条件(创伤史/超声异常) + 功能试验阳性 → 高度疑似,需MRI验证。
  • 鉴别重点
    • 骨折(X线排除)、神经损伤(肌电图)、感染(实验室指标)。
  • 治疗提示
    • 完全断裂:手术修复(如跟腱缝合)。
    • 部分撕裂:制动+物理治疗(离心训练)。

参考文献

  1. 《骨科:踝关节损伤》(第5版)
  2. 《四肢软组织损伤》
  3. 《肌肉骨骼系统磁共振成像》(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