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心脏瓣膜的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heart valve
编码NB31.4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heart valve、其他特指心脏瓣膜的损伤、主动脉瓣外伤、三尖瓣外伤、肺动脉瓣外伤
缩写其他特指心脏瓣膜损伤、特指心脏瓣膜损伤
别名心脏瓣膜损伤-其他特指、心瓣膜损伤-特指、心脏瓣膜病损-其他特指
其他特指心脏瓣膜的损伤(NB31.4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直接显示瓣膜结构异常(如瓣叶撕裂、穿孔、腱索断裂)或功能异常(中度以上狭窄/反流)。
- CT/MRI证实瓣膜钙化、赘生物或解剖结构破坏。
- 手术/尸检病理:
- 术中直视或病理检查确认瓣膜组织损伤(如创伤性裂伤、感染性赘生物、退行性钙化)。
- 影像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2项核心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晕厥/胸痛)
- ≥1项核心体征(特征性心脏杂音+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
- 病因关联证据:
- 创伤史(高能量胸部外伤/医源性操作)
- 感染依据(发热+血培养阳性)
- 风湿活动指标(ASO升高+CRP异常)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影像/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支持条件中的"典型症状组合"
- 超声显示瓣膜功能异常(跨瓣压差>40 mmHg或反流面积>3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功能评估] A --> D[病因筛查] B --> B1[超声心动图] B --> B2[心脏CT/MRI] C --> C1[心电图] C --> C2[运动负荷试验] D --> D1[血培养] D --> D2[风湿指标] D --> D3[心肌酶谱]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核心):
- 阳性标准:瓣叶增厚>3mm/活动受限/赘生物>2mm;反流束宽度>6mm(主动脉瓣)或>10mm(三尖瓣)
- 作用:定位损伤瓣膜(主动脉瓣/三尖瓣/肺动脉瓣),量化狭窄/反流程度
-
心脏CT/MRI:
- 适用场景:超声图像不清时评估瓣膜钙化;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检测脓肿
- 判读:CT钙化积分>300 AU提示退行性变;MRI延迟强化提示炎症
-
心电图:
- 关联逻辑:
- 右束支阻滞 → 三尖瓣/肺动脉瓣损伤
- 左室高电压+ST压低 → 主动脉瓣狭窄
- 关联逻辑:
-
血培养:
- 诊断价值:2次以上相同菌株阳性可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金标准)
- 采样要求:发热高峰时采血,每次间隔≥1小时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hs-CRP | >10 mg/L | 提示活动性炎症(风湿/感染),需联合血培养评估 |
抗链O(ASO) | >200 IU/mL | 支持风湿性病因,需结合Jones标准 |
NT-proBNP | >300 pg/mL | 反映心室壁应力,>900 pg/mL提示需手术干预 |
血培养 | 草绿色链球菌/金葡菌阳性 |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导抗生素选择 |
D-二聚体 | >500 μg/L | 排除肺栓塞(三尖瓣损伤高危并发症) |
心肌酶谱 | cTnI >0.04 ng/mL | 提示并发心肌缺血(主动脉瓣狭窄常见)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初始评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基础实验室检查(hs-CRP/NT-proBNP)
- 病因溯源:
- 创伤史 → 聚焦瓣膜结构完整性(CT三维重建)
- 发热 → 立即血培养+感染指标
- 老年患者 → 评估钙化程度(CT钙化积分)
- 手术指征判断:
- 主动脉瓣:峰值流速>4 m/s 或 平均压差>40 mmHg
- 三尖瓣:反流量>45 mL/搏动
参考文献:
- 《2020 ACC/AHA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
- 《ESC 2023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与治疗指南》
-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第12版)
本内容基于最新国际指南及权威教科书整理,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基石,实验室指标需动态监测以评估病情进展。